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缓刑的考验期限如何规定
缓刑的考验期限如何规定

缓刑的考验期限如何规定

2024-01-20 27
普法内容
缓刑的考验期限因原判刑种及刑期长短不同而不同,在以原判刑期为起点的基础上,又分别规定了最高期限与最低期限;对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撤销缓刑依法执行原判刑罚的,而罪犯在宣告缓刑之前又被羁押过的,根据上述最高人民法院的批复,对其在宣告缓刑前羁押的时间应当折抵刑期。缓刑时间最少的是拘役,被判拘役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得少于两个月。缓刑考验期间的时间起算从判决生效之日起计算。 缓刑的适用条件具体如下: 1、对象条件,缓刑只适用于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人; 2、实质条件,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3、限制条件,必须不是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三条  【考验期限】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 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 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判决确定之日缓刑考验期限如何计算
    判决确定之日缓刑考验期限如何计算

    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判决确定之日,即判决生效之日,一审判决缓刑后被告人未提起上诉与抗诉的,一般情况下,判决生效之日即法定十日上诉期满后的第一日,法定十日上诉期间的最后一日为节假日的,以节假日后的第一日为期间届满日期,也就是缓

    2020-09-04 197
  • 缓刑的考察机关,缓刑考验期满如何处理
    缓刑的考察机关,缓刑考验期满如何处理

    一、缓刑的考察机关:对缓刑犯的考察,应由公安机关进行,缓刑犯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配合。公安机关作为考察工作的组织者,不仅应将缓刑犯列为重点人口依法进行管理,并确定考察单位和考察措施,还应负责领导和监督各单位和基层组织对缓刑犯的考察工作,

    2020-12-07 190
  • 刑法是怎么规定缓刑考验期的?
    刑法是怎么规定缓刑考验期的?

    1、如果是判处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 2、判处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 3、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

    2022-12-19 134
专业问答更多>>
  • 缓刑考验期是如何规定的,为什么会有缓刑考验期?缓刑考验期是多久

    一、缓刑考验期是如何规定的?缓刑考验期是指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被宣告缓刑的法律规定的期间。法律规定的缓刑考验期有两种:1、被判拘役的缓刑考验期:最长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最短不得少于

    2022-03-14 15,340
  • 如何认定缓刑的考验期

    缓刑考验期是指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被宣告缓刑的法律规定的期间。但是不同的刑罚对于缓刑考验期也就不同。缓刑,全称刑罚的暂缓执行,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

    2023-11-06 15,340
  • 缓行的考验期限和缓刑

    根据我国刑法第73条的规定,拘役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但不能少于2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5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1年。缓刑的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判决确定之日

    2022-08-23 15,340
  • 缓刑考验期内被拘留如何撤销缓刑考验期

    在缓刑期间被行政拘留的,有可能会被撤销缓刑。 《刑法》第七十七条第二款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

    2023-04-26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缓刑考验期的期限是多久 01:05
    缓刑考验期的期限是多久

    缓刑考验期的期限需视情况而定: 1、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 2、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限; 3、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缓刑考验期限内必

    317 15,340
  • 无期徒刑假释考验期是多久 01:18
    无期徒刑假释考验期是多久

    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假释考验期限是十年。被宣告假释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

    480 15,340
  • 著作权保护的期限是如何规定的 01:16
    著作权保护的期限是如何规定的

    我国对著作权的保护期限规定有以下四点: 1、著作人身权中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 2、公民作品发表权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 3、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摄影作品,其发表权的保护期为

    483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陈友联律师 陈友联律师

天津东方(广州)律师事务所 | 律所主任

擅长:债权债务、合同纠纷、民事诉讼、婚姻家庭、房产纠纷、医疗纠纷、损害赔偿
咨询律师
136-0045-0093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