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债务承担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债务承担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债务承担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2021-02-19 67
普法内容
1、存在有效债务 2、债务必须具有可转让性 3、第三人就债务向债权人或者债务人达成合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五十一条债务人将债务的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 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可以催告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予以同意,债权人未作表示的,视为不同意。 第五百五十二条第三人与债务人约定加入债务并通知债权人,或者第三人向债权人表示愿意加入债务,债权人未在合理期限内明确拒绝的,债权人可以请求第三人在其愿意承担的债务范围内和债务人承担连带债务。 第五百五十三条债务人转移债务的,新债务人可以主张原债务人对债权人的抗辩;原债务人对债权人享有债权的,新债务人不得向债权人主张抵销。 第五百五十四条债务人转移债务的,新债务人应当承担与主债务有关的从债务,但是该从债务专属于原债务人自身的除外。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债务承担由什么要件构成构成要件
    债务承担由什么要件构成构成要件

    所谓债务承担,是指在不改变合同的前提下,债权人、债务人通过与第三人订立转让债务的协议,将债务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承担的法律现象。 债务承担的构成要件如下: 一、需要承担的债务是有效存在的。 二、债务具有可转移性。债务不能存在以下情况:

    2021-01-05 117
  • 构成债务承担的条件是怎样的
    构成债务承担的条件是怎样的

    构成债务承担的条件: 一、必须要有有效的债务存在; 二、所转移的债务具有可移转性; 三、要有以债务承担为内容的协议; 四、债务承担协议须经债权人同意。

    2021-03-18 78
  •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构成债务承担的条件是什么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构成债务承担的条件是什么

    债务承担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须有有效债务存在; 2.被转移的债务应当具有可转移性; 3.第三人须与债务人就债务的转移达成合意; 4.债务承担须经债权人的同意。 债务承担,是指在不改变合同的前提下,债权人、债务人通过与第三人订立转让债务的

    2022-08-09 132
专业问答更多>>
  • 债务承担由什么要件构成构成要件

    所谓债务承担,是指在不改变合同的前提下,债权人、债务人通过与第三人订立转让债务的协议,将债务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承担的法律现象。 债务承担的构成要件如下: 一、需要承担的债务是有效存在的。 二、债

    2023-07-14 15,340
  •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构成债务承担的条件是什么

    债务承担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须有有效债务存在; 2.被转移的债务应当具有可转移性; 3.第三人须与债务人就债务的转移达成合意; 4.债务承担须经债权人的同意。 债务承担,是指在不改变合同的前提下,

    2023-01-14 15,340
  • 构成原债务人对债务承认是什么

    债务承担是债的移转之一种,是指有第三方介入债权债务关系,基于债权人、债务人与第三人之间达成的协议,为原债务人承担一部分或全部债务的法律行为。债务人把债务转移给第三人还不构成债务承担,得债权人同意之后才

    2022-06-17 15,340
  • 债务承担的条件有哪些债务承担要件有哪些

    债务承担的构成要件有哪些?债务承担包括这些要件:前提是须存在有效的债务;被移转的债务应具有可移转性;第三人须与债权人或者债务人就债务的移转达成合意;债务承担须经债权人同意。那么债务承担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2022-11-14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承担赔偿损失构成要件 01:17
    承担赔偿损失构成要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承担赔偿损失责任构成要件,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形: 1、当出现违约情形时,即合同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不适当履行合同或者是出现侵权的行为; 2、具有损失后果,违约或者侵权行为给合同另一方当事人造成了一定财

    1,513 15,340
  • 什么是并存债务承担 01:02
    什么是并存债务承担

    并存的债务承担,也称为债务加入,是指原债务人没有脱离原来的债务关系,而第三人又加入到该债务关系之中,与债务人共同承担债务的情形。构成并存的债务承担的具体要求是:第一、第三人与债务人约定加入债务,与债务人共同承担债务,并通知债权人,或者第三人

    1,712 15,340
  • 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是什么 01:13
    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是什么

    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是: 1、主体要件,行为人具有承担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2、主观要件,行为人对其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在主观上存在故意或过失的心理状态; 3、客体要件,犯罪行为侵害的是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 4、客观要件,说明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而

    2,114 15,340
孟金龙律师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继承、公司法
咨询律师
158-1008-685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