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法院对偷窃罪如何裁判?
法院对偷窃罪如何裁判?

法院对偷窃罪如何裁判?

2022-12-02 95
普法内容
偷窃罪是指盗窃罪,盗窃罪既遂的裁判: 1、一般情况下,犯本罪的,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2、如果数额巨大或情节严重的,判处三年至十年有期徒刑; 3、如果数额特别巨大情节特别严重的,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 三种情形都会并处或单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法院对偷窃罪既遂的裁量标准?
    法院对偷窃罪既遂的裁量标准?

    法院对偷窃罪既遂的裁量标准:数额较大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

    2020-04-16 55
  • 法院对偷窃枪支是判什么罪
    法院对偷窃枪支是判什么罪

    法院对盗窃枪支罪既遂的处罚是:盗窃枪支危害公共安全的,法院一般会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犯罪情节严重的,法院会判处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2020-02-07 94
  • 法院对盗窃国家机关印章罪既遂如何裁判?
    法院对盗窃国家机关印章罪既遂如何裁判?

    法院对盗窃国家机关印章罪既遂会这样裁判:对于盗窃国家机关的印章的行为人,一般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如果情节严重的,应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0-01-14 74
专业问答更多>>
  • 法院对偷盗罪如何裁判,法律上的具体规定

    没有偷窃罪,相关的罪名是盗窃罪,法院需要根据盗窃数额和犯罪情节确定处罚标准,例如盗窃数额较大,可能单处罚金,也有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但盗窃数额特别巨大的,可依法判处无期徒刑,附加刑可以是

    2023-08-30 15,340
  • 2014年法院对偷窃罪既遂的裁量标准?

    法院对偷窃罪既遂的裁量标准:数额较大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

    2023-08-16 15,340
  • 法院对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罪既遂如何裁判?

    法院对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罪既遂的裁判为:行为人犯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国家有关

    2022-06-07 15,340
  • 法院判偷窃罪会判多久

    偷窃罪既遂法院会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

    2022-06-07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入室盗窃没偷到东西如何判刑 01:16
    入室盗窃没偷到东西如何判刑

    入室盗窃没偷到东西,也涉嫌构成了盗窃罪,只是属于犯罪未遂,一般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知,刑罚的轻重与盗窃数额的大小紧密相关。而关于盗窃罪具体的量刑标准如下:盗窃公私财物

    1,112 15,340
  • 企业偷税漏税如何判罪 01:10
    企业偷税漏税如何判罪

    企业偷税漏税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国家对企业的这种行为也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法律来处罚偷税漏税的企业。国家也明确给出了相关法律处罚条件以及管理办法,如果纳税人采取了欺骗的手段来谎报纳税税额或者是规避税额的申报等不正当手段,导致逃避纳税款数额占应

    1,503 15,340
  • 对法院判决不服应该如何信访 00:55
    对法院判决不服应该如何信访

    对法院判决不服的信访方式如下:可以通过网络信访信息系统进行信访、发电子邮箱或打投诉电话给相关部门,也可以在公布的接待日和接待地点,向有关行政机关负责人当面反映信访事项。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 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应当向社会

    12,398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施伟东律师 施伟东律师

浙江昌硕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交通事故、合同纠纷、婚姻家庭、刑事辩护
咨询律师
137-3810-7877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