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债务人拥有的合法权益
债务人拥有的合法权益

债务人拥有的合法权益

2021-01-09 99
普法内容
在双务合同中,应当同时履行的一方当事人有证据证明另一方当事人在同时履行的时间不能履行或者不能按约定履行的,有权保留自己的给付义务,这种保留给付的权利就是同时履行抗辩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二十七条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二)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三)丧失商业信誉; (四)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当事人没有确切证据中止履行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第五百二十八条当事人依据前条规定中止履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对方提供适当担保的,应当恢复履行。中止履行后,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且未提供适当担保的,视为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并可以请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法人和股东拥有什么权益
    法人和股东拥有什么权益

    法人和股东权益如下:1、法定代表人承担经营中的责任,股东承担的是出资的责任;2、法人享有经营管理的权力,而股东只是投资者,享有收益等权力;3、一般股东只承担资金责任,而法人要承担所有责任,包括法律责任;4、在跟其他公司签订合同时,只有法人签

    2022-11-07 254
  • 债务人是否拥有直接代位权
    债务人是否拥有直接代位权

    对次债务人到期债权,债务人是没有代位权的,有代位权的是债权人。 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债权或者与该债权有关的从权利,影响债权人的到期债权实现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对相对人的权利,代位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到期债权

    2021-01-16 55
  • 如何保护债权债务关系的合法及当事人权益
    如何保护债权债务关系的合法及当事人权益

    保护债权债务关系的合法及当事人权益: 1、诉讼时效。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贷款没有约定还款期限,债权人可以随时提出还款主张,不受三年诉讼时效的限制。但在提出还款主张后两年内未继续主张的,视为超过诉讼时效,法律不予支持。 2、原告主张债权必须提供

    2022-03-16 160
专业问答更多>>
  • 债务人拥有其他债权的解释是什么

    我国的债务人拥有其他债权的解释,如果其他债权人的债权未起诉并进行保全,你可以优先受偿,如果没有抵押权的,都是普通债权的,都是平均分配的

    2022-07-12 15,340
  • 对次债务人到期债权债务人是不是拥有代位权

    对次债务人到期债权,债务人是没有代位权的,有代位权的是债权人。 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债权或者与该债权有关的从权利,影响债权人的到期债权实现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对相对人的

    2023-09-08 15,340
  • 对次债务人到期债权债务人还拥有代位权吗,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对次债务人到期债权债务人是拥有代位权的。代位权是实体请求权。即代位权的行使是以债权人自己的名义,代债务人之位向债务人的债务人即次债务人主张权利。

    2023-12-12 15,340
  • 如何证明域名拥有合法权益?

    被投诉人在接到争议解决机构送达的投诉书之前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表明其对该域名享有合法权益:(1)被投诉人在提供商品或服务的过程中已善意地使用该域名或与该域名相对应的名称;(2)被投诉人虽未获得商品商标

    2023-06-12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法律怎么保障债权人权益 01:36
    法律怎么保障债权人权益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法律如何保障债权人权益 法律保障债权人权益的方式有三种,分别是: 建立公司灭失预警机制。 监测公司的经营,能够发现危机信息并发出警报,把灭失风险引入公司内部,使公司、管理者、股东一起承担风险责任,使责、权、利成为有机整体

    708 15,340
  • 债权人和债务人有什么区别 01:16
    债权人和债务人有什么区别

    债权人和债务人主要存在下面几点区别: 第一,两者的概念不一样。简单来说,债权人指的是有权利要求义务主体履行约定义务的特定的权利主体。如果该义务人不履行约定的义务,债权人有权向司法机关请求强制其履行。如果义务人的违约行为给债权人造成经济损失的

    7,612 15,340
  • 债权人收债的方法有哪些 01:05
    债权人收债的方法有哪些

    债权人要回欠款的方法如下: 1、和解法。当事人可以在自愿的基础上,直接进行协商或者邀请第三人从中斡旋解决问题; 2、调解法。可以寻求当地调解机构,对双方的问题进行调解; 3、仲裁法。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同诉讼的两审终审制相比,仲裁更有利于

    840 15,340
丰培铭律师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刑事辩护、继承
咨询律师
185-0044-778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