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补偿安置主要有哪些法律规定呢
补偿安置主要有哪些法律规定呢

补偿安置主要有哪些法律规定呢

2020-10-09 99
普法内容
关于补偿安置主要的法律规定有:补偿安置包括房屋补偿费、周转补偿费和奖励性补偿费,政府应当优先给予住房保障,实行一比一产权置换,或支付不低于房屋征收决定公告之日被征收房屋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进行货币补偿。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七条 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的补偿包括: (一)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 (二)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 (三)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 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补助和奖励办法,对被征收人给予补助和奖励。 第十八条 征收个人住宅,被征收人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优先给予住房保障。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 第十九条 对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不得低于房屋征收决定公告之日被征收房屋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被征收房屋的价值,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按照房屋征收评估办法评估确定。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民法典关于安置补偿标准的规定有哪些
    民法典关于安置补偿标准的规定有哪些

    《民法典》第二百四十三条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依法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等费用,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

    2021-01-24 124
  • 法律条文中的安置补偿有哪些条例法条
    法律条文中的安置补偿有哪些条例法条

    补偿安置包括房屋补偿费、周转补偿费和奖励性补偿费,政府应当优先给予住房保障,实行一比一产权置换,或支付不低于房屋征收决定公告之日被征收房屋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进行货币补偿。

    2020-02-24 72
  • 征地补偿有哪些安置原则
    征地补偿有哪些安置原则

    征地补偿安置的基本原则是: 1、保障失地农民生活水平不下降原则 2、间接补偿原则 3、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 4、平等原则

    2020-06-26 106
专业问答更多>>
  • 关于补偿安置主要有哪些法律规定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七条规定,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的补偿包括: (一)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 (二)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 (三)因征收房屋

    2022-05-16 15,340
  • 补偿安置主要有什么法律规定

    关于补偿安置主要的法律规定有:补偿安置包括房屋补偿费、周转补偿费和奖励性补偿费,政府应当优先给予住房保障,实行一比一产权置换,或支付不低于房屋征收决定公告之日被征收房屋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进行货币补偿

    2022-06-06 15,340
  • 民政赔偿安置补偿有哪些法律规定?

    关于补偿安置主要的法律规定有:补偿安置包括房屋补偿费、周转补偿费和奖励性补偿费,政府应当优先给予住房保障,实行一比一产权置换,或支付不低于房屋征收决定公告之日被征收房屋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进行货币补偿

    2022-06-09 15,340
  • 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法律有哪些规定

    1、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属于法律行为 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是房屋拆迁双方的法律行为。协议关系主要有房屋拆迁双方当事人参加,仅有一方当事人,协议关系便不能成立。 2、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法律平等性 房屋拆迁当事

    2021-04-21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安置补偿协议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00:59
    安置补偿协议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安置补偿协议,即政府和被征收人签订的协议,从本质上来说,其属于行政协议,如果认定其无效,要根据法律规定来认定。 按照我国当前的法律规定,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1、采用不正当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恶意和他人串通,损害国家

    1,019 15,340
  • 安置补偿协议无效的情形包括哪些 00:51
    安置补偿协议无效的情形包括哪些

    安置补偿协议,即政府和被征收人签订的协议,从本质上来说,其属于行政协议,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的,安置补偿协议合同无效: 1、采用不正当手段签订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 2、恶意和他人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 3、采用合法形式掩盖非法

    71 15,340
  • 隐名股东法律规定有哪些 01:02
    隐名股东法律规定有哪些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实际出资人即隐名股东可以与名义出资人签订代持股协议,且该协议合法有效,除非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的合同无效事由出现。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隐名股东想要得到公司的承认需征得公司一半以上的股东同意。除此之外,名义股东与实际

    1,093 15,340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公司法、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9-1026-0523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