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驰名商标司法认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驰名商标司法认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驰名商标司法认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2020-08-26 106
普法内容
驰名商标的司法认定依据是:相关公众对该商标的知晓程度;该商标使用的持续时间;该商标的任何宣传工作的持续时间、程度和地理范围;该商标作为驰名商标受保护的记录;该商标驰名的其他因素。驰名商标是在中国为相关公众所熟知的商标。
《商标法》第十四条 驰名商标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作为处理涉及商标案件需要认定的事实进行认定。认定驰名商标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一)相关公众对该商标的知晓程度; (二)该商标使用的持续时间; (三)该商标的任何宣传工作的持续时间、程度和地理范围; (四)该商标作为驰名商标受保护的记录; (五)该商标驰名的其他因素。 在商标注册审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处商标违法案件过程中,当事人依照本法第十三条规定主张权利的,商标局根据审查、处理案件的需要,可以对商标驰名情况作出认定。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法律上是怎么对驰名商标进行认定的
    法律上是怎么对驰名商标进行认定的

    驰名商标的法律认定规定如下: 1、申请注册相同或者类似商品的商标是复制、模仿或者翻译他人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容易造成混淆的,不予注册,禁止使用; 2、申请注册不同或者不同类似商品的商标是复制、复制、翻译他人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误导公众

    2022-04-14 112
  • 法院关于驰名商标的认定
    法院关于驰名商标的认定

    法院是根据当事人提供的下列材料来认定为驰名商标的:能证明相关公众对该商标知晓程度的材料;能证明该商标使用持续时间的材料,如该商标使用、注册的历史和范围的材料等。

    2020-09-14 54
  • 驰名商标司法认定不认可么?如何申请
    驰名商标司法认定不认可么?如何申请

    未注册驰名商标可通过如下方式进行司法认定:一般先由当事人提出认定申请。然后,由商标局根据该商标是否具有一定的相关公众知晓程度、是否持续使用一段时间、是否有作为驰名商标受保护的记录等方面进行认定。

    2020-03-05 66
专业问答更多>>
  • 驰名商标司法认定的依据有什么

    根据《商标法》第十三条,为相关公众所熟知的商标,持有人认为其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依照本法规定请求驰名商标保护。 就相同或者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容易导致

    2022-07-13 15,340
  • 认定驰名商标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商标法》第十三条为相关公众所熟知的商标,持有人认为其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依照本法规定请求驰名商标保护。   就相同或者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容易导致混

    2021-08-21 15,340
  • 驰名商标的两种认定方式分别是什么,驰名商标的认定机关和法律依据

    驰名商标的两种认定方式一、行政认定 1、商标异议中的认定认定机关:商标局法律依据:《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第5号令 2003年4月17日)第四条第一款当事人认为他人经初步审定并

    2022-05-06 15,340
  • 驰名商标认定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驰名商标的认定证据如下:(一)证明相关公众对该商标认识的材料。(二)证明商标使用持续时间的材料,如商标使用、注册历史和范围的材料。该商标为未注册商标的,应当提供证明其使用寿命不少于五年的材料。该商标为

    2021-11-17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电子合同的法律依据是 01:00
    电子合同的法律依据是

    电子合同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电子合同是双方或多方当事人之间,通过电子信息网络以电子的形式,达成的设立、变更、终止财产性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电子合同的标的可以为交付商品,也可以为提供服务。电子合同当事人对交付商品或者提供

    1,515 15,340
  • 合同无效的法律依据有什么 01:11
    合同无效的法律依据有什么

    合同无效的法律依据包括以下几点: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2、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

    4,882 15,340
  • 交通事故人身伤残判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01:35
    交通事故人身伤残判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发生交通事故之后,当事人可以根据以下的法律法规进行伤残鉴定: 1、可依据《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的相关规定,由专门的鉴定机构针对受害人的受伤情况鉴定具体的伤残等级,以便确定赔偿金额。 2、可依据《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受害人要对自己的受伤

    707 15,340
其他知识产权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丰培铭律师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刑事辩护、继承
咨询律师
185-0044-778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