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批捕的期限如何规定
批捕的期限如何规定

批捕的期限如何规定

2023-10-23 28
普法内容
批准逮捕期限是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逮捕跟批捕有什么区别 1、执行的主体不同。执行逮捕的主体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批捕的主体是检察机关,只有检察机关才有权利作出相应的决定和批准; 2、执行的时机不同。逮捕是在案件审查之前或者诉讼开始之前;批捕是在对案件进行侦查并结束之后; 3、手段不同。逮捕是依法暂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批准是批准逮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九十一条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不批捕逮捕的情形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不批捕逮捕的情形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不批捕逮捕的情形如下: 一、没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的。 二、涉案人员的行为没有构成犯罪的。 三、嫌疑人虽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但不可能判处犯罪嫌疑人徒刑以上刑罚的。 四、嫌疑人虽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犯罪嫌疑人徒刑以上刑罚,但采取取

    2020-07-30 201
  • 被拘留后,审查批准逮捕的期限规定
    被拘留后,审查批准逮捕的期限规定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2020-06-03 219
  • 批捕前的拘留期限
    批捕前的拘留期限

    一日至四日,最长可延长至三十日。

    2020-09-28 127
专业问答更多>>
  • 检察院批捕的期限规定是啥,法律如何规定批准逮捕期限

    检察院逮捕有什么时间限制:根据《人民检察院办理延长侦查羁押期限案件的规定》 第十六条逮捕后侦查羁押期限日期的计算,应当自对犯罪嫌疑人执行逮捕的 第二日起,至二个月后对应日期的前一日止,无对应日期的,以

    2022-07-26 15,340
  • 批捕的相关期限是如何规定的?

    1、公安机关逮捕以后应当进行侦察,时间一般为2个月,但是最长可以达到7个月(重大疑难等情况) 2、交由检察机关审查起诉1个月,可以延长半个月,可以交公安机关补充侦察2次,每次1个月,但最多补充侦察2次

    2021-08-29 15,340
  • 批捕期限怎么规定

    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次日起7日以内。

    2021-04-15 15,340
  • 检察院批捕后侦查期限是如何规定的?

    检察院批捕后侦查期限的法律规定为: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

    2022-06-09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如何区分批捕与逮捕 01:12
    如何区分批捕与逮捕

    区分批捕与逮捕,最明显不同就是只有批捕了之后才能逮捕,批捕是逮捕的必要前提,没有批准的逮捕都是非法的行为;具体区分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说: 1、批捕与逮捕的执行主体是不同的,批捕指的是由人民检察院根据罪犯已查清的犯罪事实,认为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863 15,340
  • 著作权保护的期限是如何规定的 01:16
    著作权保护的期限是如何规定的

    我国对著作权的保护期限规定有以下四点: 1、著作人身权中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 2、公民作品发表权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 3、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摄影作品,其发表权的保护期为

    453 15,340
  • 批准逮捕后家属如何做 01:24
    批准逮捕后家属如何做

    家人被逮捕后,家属必须尽快为被拘留的家人委托辩护律师。量刑会综合考虑犯罪动机、主观恶性、社会危害性、是否累犯、有无自首、立功等从轻减轻情节,以及当事人的认罪态度等因素确定。建议及时委托律师与当事人见面,了解案情提供法律援助,阅读案卷,获取有

    7,028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任俊青律师 任俊青律师

北京市方舟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合同纠纷、劳动纠纷、交通事故、刑事辩护
咨询律师
185-1898-0887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