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犯了销售侵权复制品罪既遂怎么判?
犯了销售侵权复制品罪既遂怎么判?

犯了销售侵权复制品罪既遂怎么判?

2020-01-30 93
普法内容
行为人犯了销售侵权复制品罪既遂的,一般应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销售侵权复制品罪,是指以营利为目的,销售明知是侵犯他人著作权、专有出版权的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计算机软件、图书及其他作品以及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行为。
《刑法》第二百一十八条 以营利为目的,销售明知是本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的侵权复制品,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销售复制品罪与侵犯著作权罪有什么区别
    销售复制品罪与侵犯著作权罪有什么区别

    销售侵权复制品罪的法律概念为以营利为目的,销售明知是侵犯他人著作权、专有出版权的文字作品、音乐、电视、电视、录像、计算机软件等,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行为。侵犯著作权罪是是指以营利为目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音像、计算机软件等,违法

    2020-08-05 111
  • 销售侵权复制品和侵犯著作权人的关系
    销售侵权复制品和侵犯著作权人的关系

    销售侵权复制品罪是指以营利为目的,销售明知是侵犯他人著作权、专有出版权的文字作品、音乐及其他作品以及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行为。侵犯著作权罪是指以营利为目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音像等作品,出版他人享有独占出

    2020-07-17 86
  • 销售侵权复制品罪的主体与客体?
    销售侵权复制品罪的主体与客体?

    销售侵权复制品罪的主体与客体:主体是一般主体;客体是著作权人的著作权和著作权管理制度。销售侵权复制品罪,是指以营利为目的,销售明知是侵犯他人著作权、专有出版权的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计算机软件、图书及其他作品以及假冒他人署名的美

    2020-02-24 78
专业问答更多>>
  • 犯了销售侵权复制品罪既遂如何判

    行为人犯了销售侵权复制品罪既遂的,一般应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销售侵权复制品罪,是指以营利为目的,销售明知是侵犯他人著作权、专有出版权的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计算

    2022-07-05 15,340
  • 销售侵权复制品罪构成既遂怎么判?

    根据《刑法》第二百一十八条规定,以营利为目的,销售明知是本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的侵权复制品,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

    2022-05-11 15,340
  • 销售侵权复制品罪既遂要怎样判刑

    销售侵权复制品罪,是指以营利为目的,销售明知是侵犯他人着作权、专有出版权的文字作品、音乐、电视、电视、录像、计算机软件、图书及其他作品以及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行为。 构成本罪的,

    2022-06-26 15,340
  • 销售侵权复制品罪既遂法院会怎么判

    根据《刑法》第二百一十八条规定,以营利为目的,销售明知是本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的侵权复制品,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的侵权复制品包

    2022-05-16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怎么判 01:15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怎么判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行为。此罪规定了四个法定量刑情节,分别是: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

    1,019 15,340
  • 侵犯著作权罪怎么判 01:02
    侵犯著作权罪怎么判

    行为人以盈利为目的,出现以下侵犯著作权情况之一,涉嫌违法所得的金额较大、或产生其他严重情节的,依法会被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涉嫌违法所得金额巨大、或导致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依法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

    1,089 15,340
  •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怎么判 01:02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怎么判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是指生产商或销售人员违反了食品卫生相关管理规定,故意在生产的食品中加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材料的、或销售时明知含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材料的食品的行为。 生产商在食品中加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材料的,或者销售人员

    1,131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丰培铭律师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刑事辩护、继承
咨询律师
185-0044-778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