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失踪4年是否可以申请死亡
失踪4年是否可以申请死亡

失踪4年是否可以申请死亡

2022-11-07 1,067
普法内容
失踪4年可以申请死亡。宣告死亡必须具备的条件: 1、公民离开其住所或最后居住地下落不明,杳无音信,不知生死。 2、公民离开其住所地或最后居住地下落不明的事实状态超过了法定期间。该法定期间有三种情况,离开其住所地或最后居住地下落不明满4年,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从事故发生之日起满2年,在战争期间下落不明,从战争结束之日起满4年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十六条自然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该自然人死亡: (一)下落不明满四年; (二)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满二年。 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经有关机关证明该自然人不可能生存的,申请宣告死亡不受二年时间的限制。 第四十七条对同一自然人,有的利害关系人申请宣告死亡,有的利害关系人申请宣告失踪,符合本法规定的宣告死亡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宣告死亡。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人失踪4年如何办死亡证明
    人失踪4年如何办死亡证明

    公民失踪4年,利害关系人申请宣告其死亡的,向下落不明人住所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申请书应当写明下落不明的事实、时间和请求,并附有公安机关或者其他有关机关关于该公民下落不明的书面证明。

    2020-11-29 275
  • 失踪人口如何向法院申请死亡
    失踪人口如何向法院申请死亡

    一、宣告失踪:申请书,失踪的开始时间的证明或依据(包括村委会、居委会的证明,相关的报案材料、登报材料等),一般满两年; 二、宣告死亡:申请书,重大事件的证明,失踪的时间证明等,一般满四年。

    2021-04-26 649
  • 失踪五年可以直接宣告死亡吗?
    失踪五年可以直接宣告死亡吗?

    利害关系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宣告该自然人死亡。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自然人下落不明满四年的,或者因为车祸、战争等意外事件下落不明满两年的,相关利害关系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宣告该自然人死亡。申请宣告失踪或宣告死亡的利害关系人,包括被申请宣告失踪或宣告死

    2021-03-04 764
专业问答更多>>
  • 离开住所走失踪三年何时可以申请宣告死亡

    宣告死亡必须具备的条件: (1)公民离开其住所或最后居住地下落不明,杳无音信,不知生死。 (2)公民离开其住所地或最后居住地下落不明的事实状态超过了法定期间。该法定期间有三种情况:一是在一般情况下离开

    2022-11-02 15,340
  • 人在工地上上班途中失踪,现已两年过去,是否可以申请死亡?

    如果是的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从事故发生之日起满二年的,可以申请。

    2022-10-25 15,340
  • 精神病人失踪几年可以申请离婚或者宣告死亡

    民法通则》第二十三条规定了宣告死亡的条件:公民下落不明须达到法律规定的期限(一)下落不明满四年的;(二)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从事故产生之日起满二年的。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时间从战争终结之日起

    2022-10-05 15,340
  • 妻子可以向法院申请宣告对方失踪或死亡

    宣告失踪是指经利害关系人的申请,由法院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宣告下落不明满一定期限的公民为失踪人的民事法律制度。所谓“下落不明”是指公民离开最后居住地后没有音讯,不明生死。   《民法通则》第二十条规定

    2021-01-27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的法律条件和后果 01:00
    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的法律条件和后果

    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的法律条件和后果如下: 1、宣告失踪的条件:自然人下落不明满二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该自然人为失踪人。后果:失踪人的财产由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或者其他愿意担任财产代管人的人代管。代管有争议,没有上述人选,

    3,640 15,340
  • 醉酒驾驶致人死亡缓刑是否可以 01:23
    醉酒驾驶致人死亡缓刑是否可以

    醉酒驾驶致人死亡是否可以缓刑视情况而定,如果满足缓刑的适用条件,可以适用缓刑: 1、犯罪情节较轻,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2、有悔罪表现; 3、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4、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行为人醉酒驾驶致人死亡,

    464 15,340
  • 债务是否随债务人的死亡而灭失 00:59
    债务是否随债务人的死亡而灭失

    债务人死亡后,债务并不会归于消灭。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债务人死亡后,债权人仍然有权追讨债务。首先,如果债务人留有遗产的,应当先用遗产清偿其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需要注意的是,缴纳税款或者清偿债务都应当以其遗产的实际价值为限度,超过了其

    996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晏华明律师 晏华明律师

广东普罗米修(光明)律师事务所 | 合伙人

擅长:刑事辩护、企业法律顾问、公司法、合同纠纷
咨询律师
186-8883-1456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