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借名贷款的认定标准?
借名贷款的认定标准?

借名贷款的认定标准?

2020-08-27 263
普法内容
借名贷款:当借款人通过借名借款方式向银行贷款时,显然隐瞒了借款的真实用途,属于“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贷款”。一旦借款人到期无法归还借款,给银行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则借款人可能构成骗取贷款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之一 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借名贷款法院是如何认定的
    借名贷款法院是如何认定的

    一般情况下,借款合同或借条上的借款人就是合同的当事人,要承担还款责任。根据合同相对性原理,合同仅在签订合同的当事人之间发生效力,对合同外第三人不发生效力。出借人和名义借款人签订借款合同,实际交由第三人使用的,根据合同相对性原则,名义借款人为

    2023-04-11 579
  • 如何认定借名贷款的法律性质?
    如何认定借名贷款的法律性质?

    1、如果债权人对借名贷款不知情,贷款人和名义借款人签订借款合同,实际交由第三人使用的,根据合同相对性原则,名义借款人为借款合同的相对人,应由名义借款人承担偿还责任。 2、如果债权人明知是借名贷款,比如名义借款人向贷款人披露了实际使用人,各方

    2021-11-02 47
  • 借名借款责任认定规定
    借名借款责任认定规定

    民间常见借用他人名义来借款的做法,该做法通常被称为“借名借款”。如果出借方为金融机构,则又名“借名贷款”。虽然此类法律行为现在已经相当普遍,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等法律规定未对此作出专门规定,司法实务也未形成裁判基

    2021-03-08 680
专业问答更多>>
  • 变相的量刑标准,以借贷为名的如何认定

    主要看借用人和出借人之间的关系,例如出借人和借用人为多年好友并且平时来往频繁,包括经济往来,曾经发生过钱财或物品的正常借用关系,再加之此次借用有借条等证明文件的,应该可以认定为借用。反之如果借用人和出

    2022-10-10 15,340
  • 什么是借名贷款内审工作认定问题,借名贷款内审工作的认定是怎样的

    借名贷款是指实际需求贷款人因各种原因不能正常程序在金融部门获得贷款,从而采取借他人名义在金融部门获取的贷款。 借名贷款内审工作的认定问题 1、查借款用途。查看借款用途与借款金额是否相匹配。 2、到户核

    2022-05-04 15,340
  • 如何认定借名贷款的法律性质

    一、如何认定借名贷款的法律性质 1、“借名”贷款是指需要资金的企业和个人因自身原因不能通过正常程序从信贷机构获取贷款,从而采取借他人名义在信贷机构获取贷款的行为。该行为实际上属于套取金融机构贷款转贷。

    2023-04-12 15,340
  • 借钱人冒名贷款罪立案标准

    假冒贷款,在刑法规定的情况下,构成贷款欺诈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贷款欺诈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欺诈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

    2021-12-22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挪用公款数额认定标准 00:59
    挪用公款数额认定标准

    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和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挪用公款罪根据挪用公款的数额大小以及情节严重

    2,280 15,340
  • 二套房的认定标准 01:18
    二套房的认定标准

    二套房的认定标准有以下几点: 1、父母名下有房产,以未成年的子女名义再购房的; 2、未成年的时候名下已有房产,成年后再次贷款购房的; 3、个人名下已持有全款购买的住房,再次贷款购房的; 4、个人名下还有贷款购买的住房,在贷款结清出售之后再次

    16,924 15,340
  • 骗取贷款罪数额认定 01:05
    骗取贷款罪数额认定

    骗取贷款罪,主要是指行为人采用欺骗的手段,骗取银行或第三方金融机构的贷款,给银行或第三方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导致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根据刑事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诈骗的手段,骗取银行或第三方金融机构的贷款,金额在

    2,333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刘伟长律师 刘伟长律师

广东天穗律师事务所 | 团队负责人

擅长:婚姻家庭、合同纠纷、房产纠纷、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3-6177-3042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