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关联企业间借款是否收取利息,税前扣除的情形有哪些
关联企业间借款是否收取利息,税前扣除的情形有哪些

关联企业间借款是否收取利息,税前扣除的情形有哪些

2020-08-25 110
普法内容
关联企业间资金借贷,如果融通资金约定利率低于金融机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税务机关有权按照金融机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核定其利息收入并要求其缴纳相应所得税。 关联方利息在符合税法规定的债资比例及利率水平范围内可以扣除。
《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企业或者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从事生产、经营的机构、场所与其关联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应当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收取或者支付价款、费用;不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收取或者支付价款、费用,而减少其应纳税的收入或者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进行合理调整。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关于国家企业间借款利息收入税务问题
    关于国家企业间借款利息收入税务问题

    长期以来,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不含金融企业,以下简称企业),由于缺少有效资产抵押或担保,从金融企业取得贷款十分困难。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少企业还选择了向金融企业以外的企业、单位和个人(以下简称非金融企业)借款。关于企业借款利息在企业所得税

    2020-12-12 497
  • 关联企业之间借款的涉税处理
    关联企业之间借款的涉税处理

    关联企业之间借款的涉税处理: 1、关联企业之间借款按贷款服务缴纳增值税。关联企业之间无偿借款应视同销售,自然人无偿借款给企业不征收增值税。 2、企业与企业或个人之间的借款合同,不属于“银行及其他金融组织和借款人”之间的借款合同,无需缴纳印花

    2022-08-12 1,844
  • 企业间借贷的利息应缴纳哪些税种
    企业间借贷的利息应缴纳哪些税种

    企业间的借贷利息需要交的税又利息收入方应当缴纳的增值税及附加税,我们都知道纳税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而根据不同的情况,需要缴纳的税也不一样,一般纳税人企业增值税的税率为百分之六。

    2020-09-07 111
专业问答更多>>
  • 企业向股东借款利息是否可以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企业向股东借款利息符合税法规定的扣除条件和标准的,可以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一、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向自然人借款的利息支出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777号)规定:“一、

    2022-02-22 15,340
  • 企业拆借利息支出是否可以税前扣除

    非金融企业向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金融企业的各项存款利息支出和同业拆借利息支出、企业经批准发行债券的利息支出;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2007年第512号)第三十八条规定,企业在生产经

    2022-03-11 15,340
  • 什么是企业向个人借款利息的税前扣除

    关于企业向个人借款利息的税前扣除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第6条规定,“纳税人在生产、经营期间,向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按照实际发生数扣除;向非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不高于按照

    2023-05-23 15,340
  • 关联企业往来款发生坏账可否税前扣除

    关联企业对该笔业务转营业外收入有确凿证据证明:关联企业破产清算、发生重大亏损就可核销,但不能税前扣除,因为是关联企业。还有一种情况,企业如果能提供证明,并已交纳企业所得税

    2022-10-26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 00:59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

    《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于2011年3月31日,经国家税务总局公告第25号发布。该《办法》分总则、申报管理、资产损失确认证据、货币资产损失的确认、非货币资产损失的确认、投资损失的确认、其他资产损失的确认、附则8章52条,自20

    2,438 15,340
  • 企业拆借的利息需要缴纳增值税吗 01:14
    企业拆借的利息需要缴纳增值税吗

    企业拆借的利息是需要缴纳增值税的。根据《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第十四条的规定,各种占用、拆借资金取得的收入,包括金融商品持有期间含到期利息、保本收益、报酬、资金占用费、补偿金等收入、信用卡透支利息收入、买入返售金融商品利息收入、融资

    3,919 15,340
  • 未约定利息的借款能否主张利息 00:57
    未约定利息的借款能否主张利息

    民间借贷合同当中,当事人双方在借款合同中对于借款利息没有约定的,当事人不能主张利息。但是,如果是对于利息的约定不明确的,则当事人双方还可以通过补充协议进行明确。无法达成补充协议的,则再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之间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

    1,945 15,340
孟金龙律师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继承、公司法
咨询律师
158-1008-685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