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裸条借贷是否涉嫌犯罪
裸条借贷是否涉嫌犯罪

裸条借贷是否涉嫌犯罪

2021-03-21 114
普法内容
裸条借贷涉嫌犯罪,抵押物是人体裸照,不符合法律规定。裸照不能作为合法的抵押物。 下列财产可以抵押: (一)抵押人所有的房屋和其他地上定着物; (二)抵押人所有的机器、交通运输工具和其他财产; (三)抵押人依法有权处分的国有的土地使用权、房屋和其他地上定着物; (四)抵押人依法有权处分的国有的机器、交通运输工具和其他财产; (五)抵押人依法承包并经发包方同意抵押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荒地的土地使用权; (六)依法可以抵押的其他财产。 抵押人可以将前款所列财产一并抵押。
《民法典》第三百九十五条,债务人或者第三人有权处分的下列财产可以抵押: (一)建筑物和其他土地附着物; (二)建设用地使用权; (三)海域使用权; (四)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 (五)正在建造的建筑物、船舶、航空器; (六)交通运输工具; (七)法律、行政法规未禁止抵押的其他财产。 抵押人可以将前款所列财产一并抵押。(《民法典》生效时间为2021年1月1日)。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裸贷”是否有效,是否会涉嫌刑事犯罪
    “裸贷”是否有效,是否会涉嫌刑事犯罪

    “裸贷”是无效的,以裸照、不雅视频进行的担保无效。以“裸”换“贷”的行为,将裸照当作还款的抵押物,有违民事法律中的公序良俗原则。出借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他人实行威胁,索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以及将裸照、不雅视频在网络上大肆

    2020-06-10 207
  • 裸贷借条范本
    裸贷借条范本

    裸贷是在进行借款时,以借款人手持身份证的裸体照片替代借条。是违法行为。

    2021-01-28 550
  • 裸条借贷是什么意思
    裸条借贷是什么意思

    裸条借款是指以借款手持人身份证的裸体照作为担保。这种贷款如果借款人不能按时还款,就会以公布裸照的手段使其继续借款或者还款。我国目前并没有其有关的法律法规,但是这种行为如果构成犯罪,就涉嫌勒索敲诈罪,需要承担一定的刑事责任,一般处最高三年有期

    2022-04-12 4,833
专业问答更多>>
  • 裸贷涉嫌哪些刑事犯罪

    一切触犯刑法的犯罪行为引起的案件都是刑事案件。刑事案件主要是有以下几大类: 1、危害国家安全罪; 2、危害公共安全罪; 3、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4、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5、侵犯财

    2022-08-20 15,340
  • 放高利贷是否犯法,放高利贷是否涉嫌犯罪,高利贷是否涉嫌经济犯罪

    放高利贷是违法的。但是否涉嫌犯罪,还要看具体的行为。 根据刑法第225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的,涉及非法经营罪: (一)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

    2022-04-26 15,340
  • 裸条借贷犯罪处罚是怎样的?

    不属于抵押贷款的一类,此种行为是违法法律规定的,且会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故而一经查实,各方当事人是会受到法律的制裁的。若女大学生受到要挟,泄露他人裸照的,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2023-10-10 15,340
  • 买一体机涉嫌犯罪,买一体机是否涉嫌犯罪?

    你所说的一体机是以平板电脑为介质,上面装有各种银行办理信用卡的APP通道。这个产品本身不具有违法性,正常的向购买者说明产品的用途,不夸大的情况下,不会涉嫌犯罪。但是如果在销售过程中采用欺骗的方式,以能

    2022-03-16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什么是涉嫌诈骗罪 01:08
    什么是涉嫌诈骗罪

    诈骗罪指的是行为人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对他人的财物进行诈骗的行为。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其次,欺诈行为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对方产生错误认识是行为人的欺诈行为所致,即使对方在判断上有一定的错误,也不妨碍欺诈行为的成立。再次,成立诈骗罪

    4,209 15,340
  • 高利贷是否构成犯罪 01:34
    高利贷是否构成犯罪

    高利贷不是犯罪,但是属于违法行为。高利贷的利率超出国家部分的利息不受法律保护,出借人向人民法院主张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借款人对超出规定部分利息不需要偿还。对于借贷利率超过法律规定的同期银行同类贷款利率四倍,包括利率本数的,就构成高利贷。如

    143 15,340
  • 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移送什么机关 00:54
    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移送什么机关

    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应当依法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发现公职人员涉嫌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的,应当依法移送监察机关处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履行职责,发现证券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应当依法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发现公职

    6,226 15,340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公司法、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9-1026-0523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