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入室抢劫罪判几年?
入室抢劫罪判几年?

入室抢劫罪判几年?

2022-12-02 91
普法内容
入室抢劫的量刑一般为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抢劫罪的量刑标准为:犯抢劫罪的,法院一般会判处三年至十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有入户抢劫、抢劫银行,多次抢劫的等情况的,可以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甚至可以判处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 抢劫罪根据罪行轻重,量刑幅度很大,一般来说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入室抢劫判几年,抢劫罪的加重情节有什么
    入室抢劫判几年,抢劫罪的加重情节有什么

    入室抢劫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抢劫罪的加重情节有: 1、入户抢劫的; 2、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3、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4、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5、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2020-07-11 69
  • 入室抢劫罪中的入室抢劫罪怎么定义
    入室抢劫罪中的入室抢劫罪怎么定义

    对于入室抢劫的具体量刑标准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入室抢劫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020-12-11 105
  • 入室抢劫都要判10年吗
    入室抢劫都要判10年吗

    一、入户抢劫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属于情节比较严重的,参加多起抢劫,并且入室抢劫,持枪抢劫(虽然是假枪,但可能会让被害人误以为是真枪)这些情节都是加重情节,可以会被判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如果有自首或者重大

    2020-03-26 77
专业问答更多>>
  • 刑法入室抢劫判几年,如何处罚入室抢劫犯罪

    入室抢劫应当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

    2022-05-02 15,340
  • 劫匪,持刀入室入室抢劫,该判几年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2022-04-05 15,340
  • 抢劫罪有入室情节会判几年

    抢劫罪有“入室”情节的,法定刑是十年以上的量刑。具体到判决多少年,还要根据作案动机、手段、造成的后果等综合考虑。《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抢劫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

    2022-03-11 15,340
  • 入室抢劫被判刑罪犯非法入室一般判几年

    刑法》第263条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严重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

    2022-07-14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入室抢劫加故意伤人怎么判刑 00:55
    入室抢劫加故意伤人怎么判刑

    一般情况下,行为人入室抢劫需要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的刑罚。此外,如果行为人在入室抢劫的同时,还故意伤害他人,一旦造成了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结果的,则也是需要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

    1,695 15,340
  • 入室偷盗判几年刑法 00:49
    入室偷盗判几年刑法

    入室盗窃的犯罪分子,要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的刑罚。因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对于盗窃罪的规定,如果行为人入户盗窃,无论盗窃的金额多少,都构成盗窃罪,要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一般情况下,要对入室盗窃的犯罪分子

    808 15,340
  • 入室抢劫可以无限防卫吗 01:24
    入室抢劫可以无限防卫吗

    对于抢劫是否可以采取无限防卫措施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况来加以判断。因为一般情况下,行为人想要采取防卫措施,必须要在适当的限度之内,也就是不能防卫过当,这样才能依据正当防卫的规定,而不负刑事责任。然而,如果在面对一些法定的

    5,056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刘征鑫律师 刘征鑫律师

重庆合益律师事务所 | 高级合伙人

擅长:刑事辩护、合同纠纷、债权债务、企业法律顾问、婚姻家庭、民事诉讼
咨询律师
189-8367-2457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