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遗弃罪的意思是什么
遗弃罪的意思是什么

遗弃罪的意思是什么

2022-07-06 345
普法内容
遗弃罪是指负有扶养义务的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拒绝抚养,情节恶劣的行为。 1、行为主体必须是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抚养义务的人; 2、行为对象是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 3、行为内容为“拒绝抚养”。 拒绝抚养应当包括以下行为: 1、将需要抚养的人移置于危险场所。这里的“危险场所”只是相对于特定的被害人而言。如父母将婴儿置于国家机关门前的,属于将需要抚养的人移置于危险场所; 2、将需要抚养的人从一种危险场所转移至另一种更为危险的场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一条  【遗弃罪】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遗弃罪不辞职状态犯是什么意思
    遗弃罪不辞职状态犯是什么意思

    遗弃罪状态犯指发生侵害一定法益的事实同时,犯罪行为虽然结束,但在其后侵害法益的状态可能依然存在。行为人构成遗弃罪,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020-04-08 83
  • 在我国遗弃物遗失物是什么意思
    在我国遗弃物遗失物是什么意思

    遗弃物,在民法中的定义就是无主物;遗失物只能是物,而不能是某种权利,拾得遗失物是指发现且实际占有该遗失物,是发现与占有两者相结合的行为。拾得遗失物为事实行为,拾得人有无行为能力在所不问。

    2020-11-18 82
  • 什么叫遗弃罪遗弃罪的定罪标准是什么
    什么叫遗弃罪遗弃罪的定罪标准是什么

    遗弃罪不是告诉才处理的犯罪。遗弃罪认定标准: 1、侵犯的客体是被害人在家庭成员中的平等权利;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当扶养而拒不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 3、主体必须是对被遗弃者负有法律上的

    2020-08-15 175
专业问答更多>>
  • 民法典遗弃罪是什么意思

    1、负有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且情节恶劣的。遗弃行为必须达到情节恶劣程度的,才构成犯罪。遗弃行为情节恶劣是指:由于选弃而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被害人因被遗

    2023-07-18 15,340
  • 不管老人是遗弃罪的意思

    对老人不管不顾能否构成遗弃罪视情况而定。 遗弃有扶养义务的人,情节恶劣的,才能构成犯罪。这里的“情节恶劣”,通常是指由于遗弃而使被害人走投无路,被迫自杀的;被害人因生活无着流离失所的;在遗弃中又有打骂

    2023-11-04 15,340
  • 遗弃罪面对犯罪状态犯什么意思

    遗弃罪状态犯指发生侵害一定法益的事实同时,犯罪行为虽然结束,但在其后侵害法益的状态可能依然存在。遗弃罪,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

    2023-02-03 15,340
  • 2022年公诉和自诉是什么意思,遗弃罪是什么?

    1、公诉,是指人民检察院针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向人民法院提出控告,要求人民法院通过审判确定犯罪事实、惩罚犯罪人的诉讼活动。 2、自诉是由受害人自己或其法定代理人,被害人的亲属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

    2022-11-12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出罪和入罪是什么意思 01:18
    出罪和入罪是什么意思

    出罪和入罪从其字面含义来解读,意思就是不构成犯罪以及构成犯罪。但是从更具体的角度而言,出罪和入罪二者的含义并非这么简单。所谓出罪是指把有罪判为无罪或重罪判为轻罪,入罪是指把无罪判为有罪或轻罪判为重罪。 实际上,中国古代刑事法律中便有出罪和入

    31,465 15,340
  • 故意杀人罪既遂是什么意思 01:00
    故意杀人罪既遂是什么意思

    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故意杀人罪的既遂,其标准是人已经死亡。故意杀人罪是实害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由于生命权利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因此,不管被害人是否实际被杀,不管杀人

    4,890 15,340
  • 不作为犯罪是什么意思 01:25
    不作为犯罪是什么意思

    不作为犯罪,在刑法上的定义为行为人违反法律的直接规定,公民负有法定的义务但不履行的,导致情节严重或者情节恶劣的行为。简单的说不作为犯罪,就是“应为、可为、却不为”,就其法律特征来说其具有隐蔽性、消极性、间接性和违法性等。 不作为犯罪的特征一

    1,626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都燕果律师 都燕果律师

四川循定律师事务所 | 律所主任

擅长:刑事辩护、公司法、合同纠纷、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8-8108-670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