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债务加入的法律效果是什么样的
债务加入的法律效果是什么样的

债务加入的法律效果是什么样的

2022-04-14 161
普法内容
债务加入的法律效力如下: 1、债权人可以向原债务人主张权利,也可以向第三人主张清偿; 2、第三人承诺只为第三人履行原债务,原债务人不脱离原债权债务关系,仍对债权人履行合同义务,仍享有对债权人的合理抗辩权; 3、第三人加入后,成为债务人,与原债务人一起向债权人承担义务; 4、第三人与原债务人之间的关系是与债权人并列承担清偿责任的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五十一条  债务人将债务的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 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可以催告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予以同意,债权人未作表示的,视为不同意。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什么是债务的加入
    什么是债务的加入

    债务的加入是指第三人加入债权债务关系与原债务人共同承担合同义务的债务承担方式。如果第三人与债务人约定加入债务并通知了债权人,或者第三人向债权人表示愿意加入债务,债权人没有在合理期限内明确拒绝的,债权人就可以请求第三人在其愿意承担的债务范围内

    2022-04-18 22
  • 债务加入民法典时的法律规定
    债务加入民法典时的法律规定

    为给债权人债权的实现提供充分的保障,在市场经济交易中,当事人创造出了以第三人加入债务为基本内容的各类“增信措施”,对于此类“增信义务”的法律性质,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规范,司法实践中对于相关纠纷的处理,尤其是第三人应当承担的责任类型以及与保证

    2021-04-16 728
  • 债权债务中的债务加入是怎么规定的
    债权债务中的债务加入是怎么规定的

    所谓债务加入又称并存的债务承担,指原债务人并没有脱离原债务关系,而第三人又加入到原存的债务关系中,与债务人共同承担债务。 债务加入的成立,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1、原债的关系必须有效成立。原债务如存在可撤销或者解除的原因,在撤销或者解除前,仍

    2021-12-06 29
专业问答更多>>
  • 债权转让与债务加入的区别是什么?债务转让与债务加入的区别是什么?

    债务转让,即合同义务的转让,是指在债的内容不改变的基础上,债务人与债权人、第三人通过协议,将债务全部或部分地移转给第三人的一种法律制度。 债务加入,指第三人自愿加入到债的法律关系中来成为新债务人,并与

    2022-04-16 15,340
  • 债务加入的认定标准是什么,债务加入的认定标准是什么,有什么规定

    一、债务加入的认定标准判断认定是否免除债务人债务即是否构成债务加入成为审判实践的难点。笔者认为,在对是否免除债务人的债务没有明确约定的情况下,就应当推定为不免除债务人的履行义务,应定性为债务加入。因为

    2022-03-06 15,340
  • 债务加入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所谓债务加入又称并存的债务承担,指原债务人并没有脱离原债务关系,而第三人又加入到原存的债务关系中,与债务人共同承担债务。债务加入的成立,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1、原债的关系必须有效成立。原债务如存在可撤

    2022-12-23 15,340
  • 公司免除债务协议范本是怎样的?债务免除的法律效果是什么

    公司在资金短缺的时候也可以找其它公司借款来维持经营,在债务存续期间双方可以约定免除债务,如果双方只是口头约定并不保险,日后也会出现较大的纠纷,所以在约定免除债务之时一定要签订书面的协议,那么公司免除债

    2022-10-15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债务加入与担保的区别 01:32
    债务加入与担保的区别

    保证与债务加入均具有担保功能,而保证具有相对独立性,这个特征是区别于债务加入的关键。其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为: 一、保证债务与主债务是主从债务关系,债务加入与原债务具有同一性,并非主从债务关系; 二、保证人受保证期间的保护,而债务加入不适用保

    4,950 15,340
  •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01:11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诉讼时效届满主要会产生下面几种法律后果: 第一,权利人无法胜诉。虽然过了诉讼时效,权利人仍然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但是法院不会支持其诉讼请求。权利人的权利随着诉讼时效的届满失去了法律保护,因此就算提起诉讼也无法胜诉,会被法院判决驳回诉讼请求;

    2,434 15,340
  • 法律规定协议解除的效力是什么样的 01:15
    法律规定协议解除的效力是什么样的

    在我国,合同双方当事人解除合同的方式,就包括了协议解除以及法定解除两种类型。协议解除主要是指,双方当事人通过协商的方式,或者根据事先约定的条款,结束合同法律关系的行为。协议解除主要涉及的法律,就包括了我国的合同法以及最新出台的民法典。民法典

    1,080 15,340
陈凯茵律师 陈凯茵律师

广东法匠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合同纠纷、交通事故、刑事辩护
咨询律师
132-5002-0905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