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一般借条到期后法律规定是多长时间
一般借条到期后法律规定是多长时间

一般借条到期后法律规定是多长时间

2021-10-12 22
普法内容
借条到期后有法律时效三年。如果超过诉讼时效,当事人双方无法协商的,债权人一方可以考虑向对方发出催收到期款项通知单。如果债务人在通知单上签字或盖章的,应当视为对原债务的重新确认,该债权债务关系应受法律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法律上的快速借条一般是多长时间到期
    法律上的快速借条一般是多长时间到期

    如果借条注明了还款日期,诉讼时效从还款日期的次日起计算三年。如果没有注明还款日期,则从债权人向债务人主张还款,债务人拒绝还款之日起计算三年。如果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尽量考虑通过友好协商,促使双方达成还款协议。当事人双方无法协商的,债权人一方可

    2021-03-22 84
  • 探视权时间法律规定一般是多长
    探视权时间法律规定一般是多长

    一般探视权规定一个星期一次,一个月也就四次。探视权的行使方式以及时间双方可以进行约定,约定时要考虑孩子的生活时间以及学习时间,所以一周一次为宜。 以下情况下探视权会被取消: 1、探望权人患有重大或传染性疾病及精神病,影响孩子的健康; 2、探

    2023-04-28 1,132
  • 借条一般多长时间内生效
    借条一般多长时间内生效

    借条不存在有效期的问题,借条作为证明存在债权债务关系的证据会一直有效,但是请求法院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诉讼时效期限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

    2021-03-09 89
专业问答更多>>
  • 借条一般多长时间有法律追诉的期限

    借条和欠条的追诉期都是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

    2022-11-20 15,340
  • 孕期到产后一般多长时间离婚

    孕期和产后随时可以离婚,双方可以选择协议离婚,或者由女方提出办理诉讼离婚; 不过在女方孕期以及产后一年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即使提起离婚诉讼法院也不会受理,除非存在女方怀孕是婚后与他人通奸所致等法院认为

    2022-11-13 15,340
  • 法律规定海关商检一般是多长时间

    商检并无具体规定时间,需要看商品种类、数量、票据是否齐全等,一般是1-2个工作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第16条:法定检验的进口商品的收货人应当持合同、发票、装箱单、提单等必要的

    2022-10-16 15,340
  • 法律规定保证合同期限一般是多长时间的?

    保证合同的最长期限是由当事人约定的,但不能早于主债务的履行期限,也不能主债务履行期限同时届满。若是当事人没有约定的,最长是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的六个月。

    2023-10-20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借条到期后法律时效多久 01:33
    借条到期后法律时效多久

    借条到期后,一般其诉讼时效为三年。 借条期后法律时效的确定一般情况下分为两种: 第一种,一般借条中已经明确的约定借款人要还款日期,这种情况下,出借人只可在借条约定的最后一期还款日期到期后才能向借款人主张债权,而诉讼时效就从约定的还款日期的第

    3,212 15,340
  • 报交警一般多长时间到有规定么 01:08
    报交警一般多长时间到有规定么

    报交警一般多长时间到有规定,没有具体的法律规定。一般是可以随时的进行处理,在报案了之后一般交警部门就要在三日之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如果案件的情况不属于此交通部门管理的话,那么就要及时的通过当事人。当事人未在道路交通事故现场报警,事后请求公

    3,343 15,340
  • 借条的期限是多长时间有效 00:57
    借条的期限是多长时间有效

    借条是不存在有效期限的。借条生效后,应当永久具有法律效力,不会因一定的时间丧失法律效力,借条存在以下情形的,应当具有法律效力: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2,252 15,340
吴莉律师 吴莉律师

广东天穗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公司法、婚姻家庭、合同纠纷
咨询律师
186-2004-794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