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法律对经济补偿年限是如何规定的
法律对经济补偿年限是如何规定的

法律对经济补偿年限是如何规定的

2020-05-19 107
普法内容
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对于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补偿年限按照不超过十二年计算,对普通劳动者是没有限制的。
《劳动合同法》第47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赔偿法律规定经济补偿金的计算?
    赔偿法律规定经济补偿金的计算?

    经济补偿金的法律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属于《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情形之一,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2020-05-05 240
  • 要求给经济补偿金是否有法律年限限制
    要求给经济补偿金是否有法律年限限制

    经济补偿金应以劳动者实际月工资为基准,以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来计算。 若劳动者工作不满十二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六

    2020-06-08 119
  • 在计算经济补偿金时,如何确定工作年限
    在计算经济补偿金时,如何确定工作年限

    劳动者在单位工作的年限,应从劳动者向该用人单位提供劳动之日起计算。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未及时签订劳动合同的,不影响工作年限的计算。如果劳动者连续为同一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先后签订了几份劳动合同的,工作年限应从劳动者提供劳动之日起连续计算。

    2020-07-15 190
专业问答更多>>
  • 经济补偿标准年限是多少年,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经济补偿标准的年限:只针对高收入人群存在经济补偿最高年限的限制,高收入人群经济补偿最高年限为12年;不属于高收入人群的,经济补偿不受最高年限的限制,即工龄多长,就按多少年支付经济补偿。关于经济补偿标准

    2023-09-19 15,340
  • 经济补偿金不受12年期限限制的法律规定

    除了: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其它情况下,都不受限制的。《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

    2022-10-06 15,340
  • 2022年给付经济的补偿年限要如何确定

    1、经济补偿金的年限是劳动者自在本单位工作之日起至合同解除之日止的工作时间。 2、《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

    2022-12-10 15,340
  • 敬业限制的经济补偿标准劳动法是如何规定的

    劳动合同法没有这块的具体数额,旨在鼓励协商,既满足员工竞业限制期的收入,二来也解决企业商议、人事等上的担心。

    2022-10-05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经济补偿金金额如何计算 01:17
    经济补偿金金额如何计算

    经济补偿金计算标准: 1、计算基数,按照员工离职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应发工资计算,其中包含绩效奖金、年终奖、各类津贴和福利补贴等等货币性质的收入,在劳动法中规定有关社平工资三倍的限制,是否分段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2、计算年限,按照员工在本

    3,304 15,340
  • 一方外遇离婚,对方如何要求经济补偿 01:05
    一方外遇离婚,对方如何要求经济补偿

    并不是一方有外遇,离婚对方就可以要求离婚的补偿。根据法律的规定,只有一方重婚或者是与他人同居的,无过错方在离婚的时候才有权请求损害赔偿。因此要看对方有外遇的情况,是否已经构成了重婚或者是与他人同居。想要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进行离婚损害赔偿的,

    1,091 15,340
  • 差价补偿是什么法律规定的 00:58
    差价补偿是什么法律规定的

    差价补偿的法律规定,一般可以分为以下的两种情况,具体如下: 1、当消费者发现购买的物品不是最低价时可以通过低价物品发票,像承诺差价补偿的企业要求补偿。这是一种吸引人消费的方式,也是企业普遍存在的一种营销手段。随着市场的竞争的激励成为一种常见

    14,189 15,340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合伙人

擅长:刑事辩护、民事诉讼
咨询律师
134-1035-790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