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猫被压死报警有用吗
猫被压死报警有用吗

猫被压死报警有用吗

2020-07-11 489
普法内容
这种情况可以报警。从法律上来说,辖区派出所有责任保护公民的财产,狗狗属于公民财产的一部分,就如同农村养羊、养鸡、用牛一样属于公民个人的私有财产。或者也可以起诉对方,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一)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二)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三)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九条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致人损害的,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员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人损害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可以向雇员追偿。 第十一条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佣关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员人身损害的,赔偿权利人可以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请求雇主承担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狗被压死了报警会受理吗
    狗被压死了报警会受理吗

    可以报警,狗也是属于你家的私人财产,对方涉嫌故意毁坏财物罪,如果投毒行为危害到公共安全,还会涉嫌投放危险物质罪,公安机关会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2020-03-21 819
  • 邻居把猫毒死该报警吗
    邻居把猫毒死该报警吗

    自家的猫属于私有财务,建议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对方可能涉嫌故意毁坏财物罪,可以报警。

    2020-07-13 470
  • 宠物猫被车压死有没有赔偿的办法
    宠物猫被车压死有没有赔偿的办法

    报警处理,然后交警会根据现场划分责任,根据交警出示的责任认定书给付相应的赔偿,具体涉及金额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

    2020-11-11 778
专业问答更多>>
  • 养猫被抓监控会报警吗

    问题的重点有以下几个,首先营业场所养猫对方没有尽到看管好的义务;其次即便猫有打过疫苗但是对人员造成伤害的仍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比如打破伤风针等的);最后您构成了三级伤?这个不合理吧,等级高的惊人是不是

    2022-01-30 15,340
  • 办四家银行卡压报警有用吗

    看不懂你的问题,能否描述清楚些,办银行卡为何要报警

    2022-10-31 15,340
  • 微信被骗报警有用吗/微信被骗报警有用吗

    要看被骗金额,是否有用取决于犯罪行为所在地的诈骗立案标准。比如四川省诈骗立案标准为5000元,被骗3000元未达到追究刑事责任的标准,报警可能无用。根据最高法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

    2021-12-04 15,340
  • 送外卖被偷报警有用吗,送外卖被偷报警有用吗

    项链被偷报警有用,要看涉案金额的大小。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

    2022-08-10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经济纠纷报警有用吗 00:58
    经济纠纷报警有用吗

    经济纠纷报警没有用。公安机关主要是负责刑事案件和治安管理的。经济纠纷欠款不还属于民事债务纠纷,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诉讼、仲裁、调解来解决。欠款不还,不属于警察管理范围,警察不能处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

    2,269 15,340
  • 拿货欠钱不还报警有用吗 01:12
    拿货欠钱不还报警有用吗

    没有用。拿货欠钱不还,属于民事经济纠纷,不属于公安机关管辖范围,因此报警是没有用的。报警之后,警察最多会对双方进行调解,且不会很深入的介入纠纷的解决,警察的调解也不能产生司法强制力。遇到拿货欠钱不还,正确的维权途径是向人民法院起诉。起诉的步

    3,922 15,340
  • 网贷暴力催收报警有用吗 01:12
    网贷暴力催收报警有用吗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当然,大

    2,945 15,340
交通事故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孟金龙律师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继承、公司法
咨询律师
158-1008-685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