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标准怎么认定
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标准怎么认定

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标准怎么认定

2020-04-03 81
普法内容
(一)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 (二)挪用公款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并且数额较大的行为。 (三)挪用公款归个人用于上述非法活动、营利活动以外的用途,并且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如何认定挪用资金归个人使用
    如何认定挪用资金归个人使用

    (一)将本单位资金供本人、亲友或者其他自然人使用的; (二)以个人名义将本单位资金供其他单位使用的; (三)个人决定以单位名义将本单位资金供其他单位使用,谋取个人利益的。

    2020-08-25 143
  • 挪用公款归还之前挪用的如何认定
    挪用公款归还之前挪用的如何认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赌博、走私等非法活动的,构成挪用公款罪,不受“数额较大”和挪用时间的限制。又据“两高”《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

    2020-05-14 167
  • 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是构成贪污罪吗?
    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是构成贪污罪吗?

    挪用公款一般属于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应由主管部门按政纪处理;危害严重的构成犯罪。

    2020-09-01 119
专业问答更多>>
  • 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如何认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有关问题的解释

    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认定挪用公款归

    2022-01-08 15,340
  • 怎么认定挪用资金归个人使用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刑事案件起诉标准的规定(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本条规定的个人使用:(一)本单位资金供本人、亲友或者其他自然人使用的;(二)以个人名义向其他单位使用本单

    2021-12-04 15,340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解释,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认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有关问题的解释为依法惩处挪用公款犯罪活动,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现就如何认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有关问题解释如下:第一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个人名义

    2022-03-07 15,340
  • 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情况有哪些挪用公款供个人使用的情况怎么定罪

    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根据本条之规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具体

    2022-02-08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挪用公款数额认定标准 00:59
    挪用公款数额认定标准

    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和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挪用公款罪根据挪用公款的数额大小以及情节严重

    2,260 15,340
  • 2020最新挪用资金罪的认定标准 00:57
    2020最新挪用资金罪的认定标准

    挪用资金罪的认定标准主要包括下面四点:1、在客体上,本罪侵犯了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资金的使用收益权。犯罪对象是本单位的资金;2、在客观方面,本罪表现为犯罪嫌疑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挪用数额较大并且超

    1,039 15,340
  • 挪用公款20万怎么定罪 01:52
    挪用公款20万怎么定罪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额度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具体定罪如下: 1、行为人实施了挪用公款的行为,即行为人未经合法批准而擅自将公款移

    404 15,340
孟金龙律师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继承、公司法
咨询律师
158-1008-685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