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交通事故死亡后必须火化吗
交通事故死亡后必须火化吗

交通事故死亡后必须火化吗

2023-05-04 2,251
普法内容
交通事故死亡不是必须火化。是否可以不火化,与尸体是否属于应当火化而不能土葬有关,遗体处理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运输遗体必须进行必要的技术处理,确保卫生,防止污染环境; (2)火化遗体必须凭公安机关或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医疗机构出具的死亡证明。 交通事故导致人死亡怎么赔偿 1、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20年计算。但60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1岁减少1年;75周岁以上的,按5年计算。 2、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6个月标准; 3、被扶养人生活费,被抚养人是未成年人的,计算至18周岁;是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20年。但60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1岁减少1年;75周岁以上的,按5年计算。
《殡葬管理条例》
第二十条  将应当火化的遗体土葬,或者在公墓和农村的公益性墓地以外的其他地方埋葬遗体、建造坟墓的,由民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火化必须要死亡证明么
    火化必须要死亡证明么

    死亡公民的火化证可以作为其死亡的证明之一,但最有效的死亡证明是公安机关或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医疗机构出具的死亡证明。

    2020-10-21 1,522
  • 火化期限是多长时间交通事故人死亡火化了吗
    火化期限是多长时间交通事故人死亡火化了吗

    无强制。检验尸体结束后,应当书面通知死者家属在十日内办理丧葬事宜。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办理的应记录在案,并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由公安机关处理尸体,逾期存放的费用由死者家属承担。一般应在勘查现场之日起10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需要进行

    2020-09-19 315
  • 法律规定人死后必须火化吗
    法律规定人死后必须火化吗

    国家出台的殡葬条例及相关文化提倡倡导火化,目前法律规定没有强制要求火化。少数民族则尊重其传统殡葬方式。虽说是提倡火化,公民死亡后其亲属亦按照国家和本地要求进行火化。

    2020-10-08 1,968
专业问答更多>>
  • 交通事故死亡先火化的话,有什么后果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责任已经认定对方全责,可以先火化尸体。如果事故责任已经认定,获赔偿多少与尸体是否被火化没有关系,根据事故处理程序相关规定,死者家属需要在尸体检验结束后的10天内办理丧葬事宜。无正当理

    2022-03-27 15,340
  • 意外死亡必须化话吗?

    目前我国规定什么样的死亡尸体都是需要火化的我国不许尸体土葬一些少数民族地区除外

    2022-10-29 15,340
  • 出租车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必须负同责吗?

    1、出租车交通事故导致他人死亡当事人承担同等责任的,若是造成死亡三人以上的,构成交通肇事罪。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此时当事人会被人民法院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

    2022-11-10 15,340
  • 交通事故抢救后死亡如何办理火化和带回老家

    医院出具死亡证明以后,就可以在当地殡仪馆进行火化,然后由死者的直系亲属向殡仪馆书面申请,持身份证等相关证件,就可以办理死者骨灰回老家手续

    2022-10-07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交通事故至人死亡负全责后果 01:01
    交通事故至人死亡负全责后果

    交通事故至人死亡负全责后果如下: 1、刑事责任方面,需要承担交通肇事罪的刑事责任,交通肇事致一人死亡负全部责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致死亡二人以上负事故全部责任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2、民事责任方面,需要向死亡亲属赔偿因

    2,010 15,340
  • 交通事故死亡丧葬费多少钱 01:38
    交通事故死亡丧葬费多少钱

    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交通事故死亡丧葬费的计算方式如下: 1、丧葬费赔偿额等于事故责任人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乘以6个月。例如:某职工月平均工资为5000元/月,这样,可获得丧葬费赔偿额为50

    1,806 15,340
  • 交通事故我全责对方死亡判几年 01:12
    交通事故我全责对方死亡判几年

    行为人在交通事故中造成了对方死亡的结果,并且对该起交通事故负有全责,此种情况下,行为人就触犯了交通肇事罪,一般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但是,具体会被处何种刑罚以及多少刑期,还是需要结合具体的犯罪情节严重程度来判断。 《刑法》第一百

    668 15,340
法律综合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吴莉律师 吴莉律师

广东天穗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公司法、婚姻家庭、合同纠纷
咨询律师
186-2004-794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