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判缓刑司法所不接收是为何
判缓刑司法所不接收是为何

判缓刑司法所不接收是为何

2020-05-31 373
普法内容
判处缓刑的服刑人员,应该在裁定生效或离开监所的10天内在居住地管辖区的司法所报到,司法局不接收的原因多是缓刑人员没有去到其居住地管辖区报到。一般情况下,在缓刑人员报到后,当地司法局会进行走访等确认缓刑人员是否居住在该辖区内,若确实在该辖区内,则由这一司法局接收。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六条社区矫正人员应当自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生效之日或者离开监所之日起十日内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为其办理登记接收手续,并告知其三日内到指定的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发现社区矫正人员未按规定时间报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组织查找,并通报决定机关。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只要能判缓刑的司法所是不是都要接
    只要能判缓刑的司法所是不是都要接

    法院判缓刑的,司法局无权不接收。如果犯罪人不居住在该司法局辖区的,法院应当将犯罪人移送其居住地的司法局执行。司法局不接受时,可以要求司法部门说明理由,建议向当地公安局咨询处理,反馈情况。作为被判刑者,根应当自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生效之日或者离

    2020-07-27 226
  • 司法所不接受缓刑怎么办
    司法所不接受缓刑怎么办

    服刑人员应该在缓刑裁定作出或离开监所的十天内,到居住地管辖区的司法行政机关报到,法院也应该在缓刑决定作出的十天内向司法所移送判决或裁定。若司法所一直不接收应先核对该司法所是不是服刑人员居住的管辖区对应的司法所,若不对应则由法院移送到对应的司

    2020-06-08 421
  • 缓刑异地司法接收流程
    缓刑异地司法接收流程

    缓刑异地司法接收流程为被宣告缓刑的社区矫正人员应提前一个月提出书面申请,由司法所签署意见后报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批,然后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在征求社区矫正人员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的意见后作出决定。

    2020-03-23 605
专业问答更多>>
  • 不接收缓刑怎么办,司法所不接受肯定判不了缓刑吗

    被判处缓刑的,应当到所在地的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 2、社区矫正是法定的缓刑考察程序,不能违反规定不报到。如违反报到规定,司法所会向县级司法局汇报,并建议法院撤销缓刑,收监执行。 《社区矫正管理办法》

    2022-08-07 15,340
  • 缓刑一年司法所不接收会判实刑吗

    缓刑一年司法所不接收,不会判实刑。《刑法》第七十二条【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

    2022-02-13 15,340
  • 缓刑社区不接收转到中院吗,判缓刑后司法局不接收如何办

    缓刑的执行程序是:由法院宣告缓刑后交有关机关执行。由于各国司法机关的体制和缓刑的内容不同,执行的机关也有区别。主要有二类。一类是原审法院或其委托的其他法院负责缓刑的执行。法院内设专门的执行法官或缓刑监

    2022-08-03 15,340
  • 2022年判缓刑司法所不接收应该怎么样办

    1.判了缓刑司法局不接受,不影响法院判决。 法院判缓刑的,司法局无权不接收。当然,如果犯罪人不居住在该司法局辖区的,法院应当将犯罪人移送其居住地的司法局执行。 对矫正对象的接收是一项严肃、严格的法律程

    2022-11-25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开庭前不收监一般是判缓刑吗 01:08
    开庭前不收监一般是判缓刑吗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宣告缓刑的前提条件是被告人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是如果犯罪分子是累犯,或者是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则一律不适用缓刑。其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取保候审的强

    2,075 15,340
  • 被判一年为什么不能判缓刑 00:55
    被判一年为什么不能判缓刑

    被判一年可适用缓刑,但是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知,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这四个条件的,法院可

    2,506 15,340
  • 被司法拘留过会判缓刑吗 00:53
    被司法拘留过会判缓刑吗

    被司法拘留不会影响犯罪人适用缓刑,缓刑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具体是指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犯罪人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再依法决定是否对其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适用缓刑有特定的条件,首先,

    954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公司法、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9-1026-0523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