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制假罪量刑标准
制假罪量刑标准

制假罪量刑标准

2020-07-30 207
普法内容
制造假证会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刑法中仿制生产假药罪是以什么标准量刑的?
    刑法中仿制生产假药罪是以什么标准量刑的?

    刑法中仿制生产假药罪的量刑标准是:生产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

    2020-06-05 56
  • 强奸罪的量刑标准犯罪的量刑标准,强奸罪的量刑标准
    强奸罪的量刑标准犯罪的量刑标准,强奸罪的量刑标准

    强奸罪的量刑标准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奸淫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的,以强奸罪论,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情节恶劣的,从重处罚,可以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2020-04-14 203
  • 仿制生产假药罪量刑具体细分成哪些标准?
    仿制生产假药罪量刑具体细分成哪些标准?

    仿制生产假药罪量刑的具体细分标准: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生产假药罪,是指生产者违反国家药品管理法规,生产假药,足以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

    2020-03-10 73
专业问答更多>>
  • 2022年药品制假售假罪量刑标准有哪些

    《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生产、销售假药罪】生产、销售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

    2023-01-04 15,340
  • 罪名仿制生产假药未遂量刑标准

    现行《刑法》对仿制生产假药罪既遂的量刑标准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如果对人体造成了严重危害的,可以处三到十年有期徒刑,如果存在致人死亡的可以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最高是可以

    2022-11-13 15,340
  • 刑法中关于制造假药罪既遂的量刑规定是什么,制售假药罪的量刑标准

    《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生产、销售假药罪】生产、销售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

    2022-03-28 15,340
  • 仿制生产假药罪量刑标准,假药构成了什么罪

    客体方面。侵犯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国家对药品的管理制度,又侵犯了不特定多数人的身体健康权利。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证,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国家制

    2021-10-09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战时故意提供虚假敌情罪量刑标准 01:10
    战时故意提供虚假敌情罪量刑标准

    如果犯罪嫌疑人在战争时期,故意向武装部队提供虚假敌情,造成严重后果的,就构成了战时故意提供虚假敌情罪。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知道,战时故意提供虚假敌情罪主要有下面几个量刑幅度: 第一,本罪的基本刑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

    826 15,340
  • 走私珍贵动物、珍贵动物制品罪量刑标准 01:08
    走私珍贵动物、珍贵动物制品罪量刑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有关规定,走私珍贵动物、珍贵动物制品罪是指行为人违反海关的相关法规,逃避海关的监管,运输、携带、邮寄珍贵动物、珍贵动物制品进出国边境的行为。 其中,珍贵动物是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以及《濒危野生动植物种

    814 15,340
  • 非吸罪最新量刑标准2021 01:06
    非吸罪最新量刑标准2021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行为人以牟利为目的,故意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在社会上以存款的形式公开吸收公众资金的犯罪行为,或者以存款以外的其他名义,如以投资、入股等的名义,吸收公众资金的犯罪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之

    1,101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公司法、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9-1026-0523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