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生产性劳动指的是什么
生产性劳动指的是什么

生产性劳动指的是什么

2022-06-17 3,040
普法内容
与资本相交换的劳动是生产性劳动,与收入相交换的劳动是非生产性劳动。 生产性劳动的由来,亚当斯密与马克思把生产分为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劳动,加在物上,能增加物的价值;另一种劳动,却不能够。前者因为可生产价值,可称为生产性劳动,后者则称为非生产性劳动。 劳动价值论以生产劳动的科学概念为奠基。马克思以之为依托,系统探讨了劳动过程、劳动力、劳动的实现形态、劳动的协同方式这些成组的概念体系,对劳动概念的生成、发展及流变加以了详察。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一条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五条  国家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劳动就业,发展职业教育,制定劳动标准,调节社会收入,完善社会保险,协调劳动关系,逐步提高劳动者的生活水平。
第八条  劳动者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民主管理或者就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用人单位进行平等协商。
第十二条  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四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国有企业和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都应当以国家主人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劳动。国家提倡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奖励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国家提倡公民从事义务劳动。国家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劳动就业训练。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劳动保护是指为了保障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什么
    劳动保护是指为了保障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什么

    劳动保护是指根据国家法律、法规,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采取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消除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不良条件和行为,防止事故和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其内容包括:劳动安全、劳动卫生、女工保护、未成年工保护、工作时间与休

    2020-02-26 1,935
  • 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的什么行为?
    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的什么行为?

    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而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产生的法律关系。劳动者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工作,成为用人单位的成员,从用人单位领取劳动报酬和受劳动保护。

    2020-03-19 153
  • 劳动法是什么性质的法
    劳动法是什么性质的法

    相对而言,对劳动者的保护体现出私法性,而对社会劳动的管理则体现出公法性,准确地讲,它既保护公共利益又保护私人利益,在这里,劳动法体现出鲜明的公法与私法的混合性。

    2020-06-04 627
专业问答更多>>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安全生产五落实五到位是指什么 01:46
    安全生产五落实五到位是指什么

    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五落实五到位是指: 1、必须落实“党政同责”要求,董事长、党组织书记、总经理对本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共同承担领导责任; 2、必须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所有领导班子成员对分管范围内安全生产工作承担相应职责; 3、必须落实安全生

    18,086 15,340
  • 生产安全事故四不放过原则是指什么 01:13
    生产安全事故四不放过原则是指什么

    生产安全事故四不放过原则是指,1、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2、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3、事故责任人和广大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4、事故没有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不放过。要求必须针对事故发生的原因,在对安全生产工伤事故必须进行严肃认真的

    16,807 15,340
  • 不动产合同生效要件是什么 00:59
    不动产合同生效要件是什么

    不动产合同生效要件如下: 1、主体合格,当事人应当具备订立合同的条件; 2、合同内容是当事人真实的意思表示; 3、行为不违反法律及社会公共利益; 4、形式合法。 不动产合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外,自合同成立时生效;物权登记只是

    499 15,340
法律综合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合伙人

擅长:刑事辩护、民事诉讼
咨询律师
134-1035-790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