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持有假币罪中的既遂行为应当怎么处罚
持有假币罪中的既遂行为应当怎么处罚

持有假币罪中的既遂行为应当怎么处罚

2022-04-13 208
普法内容
持有假币罪中的既遂行为处罚如下: 1、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 2、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总面额在4000元以上不满5万元的,属于大额。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七十二条  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持有假币罪构成既遂吗?
    持有假币罪构成既遂吗?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持有假币罪、使用假币罪是规定在同一法条内的、并列的选择性罪名,且均有“数额较大”的要求,最高司法机关也以司法解释的形式明确了上述二罪的追诉标准。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

    2020-10-01 152
  • 如何处罚中国的持有假币的罪犯
    如何处罚中国的持有假币的罪犯

    持有、使用假币罪,是指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故意持有或者使用,数额较大的行为。 总面额在4000元以上或者币量在400张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 总面值3000元以上或者币量300

    2020-04-06 76
  • 持有使用假币罪的行为人
    持有使用假币罪的行为人

    持有使用假币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自然人,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16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能构成。持有使用假币罪,是指违反货币管理法规,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行为。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

    2020-04-08 84
专业问答更多>>
  • 假币罪既遂怎么判刑,假币犯罪怎么处罚

    持有、使用假币罪的既遂处罚:数额较大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持有、使用假币罪的客观行为

    2021-12-22 15,340
  • 持有假币罪既遂处罚标准?,2023最新规定是什么

    持有假币罪既遂处罚标准:一般要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持有假币罪,是指违反货币管理法规,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2023-08-08 15,340
  • 既遂犯虚假出资罪应当怎么处罚

    犯了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既遂可能会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当然也有单处罚金的可能。通常来说,法院会根据股东虚假出资金额、或者抽逃出资金额来确定罚金的数额。

    2023-08-14 15,340
  • 如果持有假币罪,构成既遂刑

    持有假币罪的既遂量刑范围为: 根据刑法第一百七十二条的规定,明知是伪造货币持有、使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十

    2021-12-31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持有、使用假币罪如何处罚 01:14
    持有、使用假币罪如何处罚

    对于行为人犯持有、使用假币罪的,依法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涉嫌金额巨大的,依法可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涉嫌金额特别巨大的,依法可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

    923 15,340
  • 持有、使用假币罪判几年 01:06
    持有、使用假币罪判几年

    如果犯罪嫌疑人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达到法律规定的数额时,就构成了持有、使用假币罪。持有、使用假币罪主要有下面几个量刑幅度: 首先,持有、使用假币达到较大的数额,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 第

    534 15,340
  • 犯罪中止应当如何处罚 01:00
    犯罪中止应当如何处罚

    根据规定,对于犯罪中止的情况,只要其犯罪行为没有真正导致损害结果发生的,应当对其的处罚消除掉。如果其犯罪行为造成了一定损害结果的,则应该对其处罚进行减轻。我国对犯罪中止行为是肯定和鼓励的,从以上规定就体现出来。 犯罪中止是一种犯罪停止形态,

    741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王勇律师 王勇律师

江苏名俱扬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刑事辩护、合同纠纷
咨询律师
137-7669-5015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