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醉酒后能否认定为故意犯罪
醉酒后能否认定为故意犯罪

醉酒后能否认定为故意犯罪

2020-10-03 121
普法内容
醉酒后不一定能认定为故意犯罪。故意犯罪是指行为人在故意的心理状态下实施的犯罪,是犯罪构成要件中主观方面的一种心理状态。醉驾是指因饮酒而完全丧失或部分丧失个人意志,在这种状态下驾驶机动车的行为。
《刑法》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故意犯罪的是否应认定为工伤?
    故意犯罪的是否应认定为工伤?

    受伤的劳动者如果是故意犯罪的,不认定为工伤。劳动者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故意犯罪的;自残或者自杀的;醉酒或者吸毒的。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

    2020-08-15 102
  • 销售假药罪是否需要故意才能认定为犯罪?
    销售假药罪是否需要故意才能认定为犯罪?

    销售假药罪是需要故意才能认定为犯罪。构成销售假药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生产、销售假药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违反国家药品管理法规,生产、销售假药,足以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

    2020-06-01 76
  • 对于醉酒的人是否能够认定共同犯罪
    对于醉酒的人是否能够认定共同犯罪

    能。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如果醉酒的人与他人共同故意实施犯罪行为的,可以认定为共同犯罪。《刑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

    2020-02-09 73
专业问答更多>>
  • 醉酒后犯罪能否认定为故意犯罪

    醉酒后是否能认定为故意犯罪,要根据其醉酒后的意识形态确定,一般情况下醉酒状态不认定为故意犯罪。 根据《刑法》的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

    2022-06-30 15,340
  • 醉酒伤人能否认定为故意伤害罪

    醉酒故意伤人致人轻伤以上的,可以认定为故意伤害罪。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1-12-28 15,340
  • 什么叫故意犯罪,能怎么认定是否为故意犯罪

    间接故意,是犯罪故意的一种类型,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所谓放任,是指行为人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虽没有积极地追求,但也没有有效地阻止,既无所谓希望,也无所

    2022-08-24 15,340
  • 故意杀人罪能否认定为家属的犯罪

    各地、本人的情况不同赔偿数额相差悬殊,只能告诉您法律规定的大概原则。其中: 1、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2、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

    2022-03-25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故意伤害罪怎么认定 01:05
    故意伤害罪怎么认定

    故意伤害罪,是指针对故意地违反法律,从而对他人身体健康实施损害的行为而定的罪,主要特征是:故意伤害的对象是别人的身体健康,如果是自己身体健康的,一般不构成犯罪,有特殊情况除外;具体表现为行为人对别人的身体实施了损害的行为。 故意伤害罪的认定

    1,243 15,340
  • 被认定为酒后驾驶行为的标准是多少 00:57
    被认定为酒后驾驶行为的标准是多少

    机动车驾驶人饮酒后驾驶机动车,不必然构成饮酒驾车行为。是否构成饮酒驾车行为,具体要看机动车驾驶人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一般来说,机动车驾驶人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小于20mg/100ml时,不构成饮酒驾车行为。在此标准下驾驶机动车不属于违法行为,是法

    1,217 15,340
  • 故意杀人罪间接故意是怎么认定的 01:10
    故意杀人罪间接故意是怎么认定的

    故意杀人罪间接故意的认定主要有: 1、行为人追求一个直接故意杀人的犯罪目的而放任另一个被害人死亡结果的发生; 2、行为人追求一个非犯罪目的而放任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 3、突发性的犯罪,不计后果,放任他人死亡的结果的发生。 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

    1,018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律所主任

擅长:民事诉讼、房产纠纷
咨询律师
400-110-201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