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灌醉后拿走财物的行为属于犯罪吗
灌醉后拿走财物的行为属于犯罪吗

灌醉后拿走财物的行为属于犯罪吗

2020-06-01 138
普法内容
灌醉他人后拿走其财物行为人构成盗窃罪。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灌醉他人后拿走其财物构成何罪
    灌醉他人后拿走其财物构成何罪

    灌醉他人后拿走其财物的,可能会构成盗窃罪。根据刑法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

    2020-05-03 237
  • 把他人灌醉后拿走随身财物应该判什么罪
    把他人灌醉后拿走随身财物应该判什么罪

    把他人灌醉后拿走随身财物应该判抢劫罪。抢劫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抢劫罪不仅侵犯了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同时也侵犯了被害人的人身权利; 2、在犯罪构成的客观方面,加害人必须具备对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者、保管者或者守护者等当场

    2022-07-02 1,015
  • 是否拿走别人的遗忘物属于犯罪
    是否拿走别人的遗忘物属于犯罪

    拿走别人的遗忘物属于非法侵占,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较大,可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0-11-25 158
专业问答更多>>
  • 灌醉他人后拿走财物构成何罪

    灌醉他人后拿走其财物的,可能会构成盗窃罪。根据刑法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

    2022-06-10 15,340
  • 灌醉他人后拿走其财物构成何罪

    灌醉他人后拿走其财物的,可能会构成盗窃罪。根据刑法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

    2022-06-07 15,340
  • 灌醉他人后拿走其财物是什么罪?

    灌醉他人后拿走其财物的,可能会构成盗窃罪。根据刑法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

    2022-06-08 15,340
  • 灌醉他人后拿走其财物构成何罪?

    灌醉他人后拿走其财物的,可能会构成盗窃罪。根据刑法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

    2022-06-09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醉驾属于什么违法行为 01:15
    醉驾属于什么违法行为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可以知道,醉酒驾驶已经构成了犯罪,以危险驾驶罪定罪处罚。如果交警对司机进行酒精检测时,每100毫升血液中检测出80毫克以上酒精含量,就构成醉酒驾驶。驾驶员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的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并且吊销机动

    3,014 15,340
  • 银行取款机多吐的钱拿走犯罪吗 01:02
    银行取款机多吐的钱拿走犯罪吗

    拿走银行取款机多吐的钱属于违法行为。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取走银行取款机多吐的钱可能犯盗窃罪,属于盗窃公私财物行为,盗窃公私财物达到数额较大的情形,将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达到数额巨大,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2,599 15,340
  • 哪些行为属于医疗事故罪 01:00
    哪些行为属于医疗事故罪

    构成医疗事故罪的要件主要有两个: 一、有严重不负责任的情形。严重不负责任,是指医务人员在对就诊人进行医疗护理或身体健康检查过程中,在履行职责的范围内,对于应当可以防止出现的危害结果,由于其严重疏于职守,因而导致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

    562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公司法、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9-1026-0523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