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民间借贷适用多长的诉讼时效?
民间借贷适用多长的诉讼时效?

民间借贷适用多长的诉讼时效?

2021-03-12 84
普法内容
借款纠纷诉讼时效是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民间借贷起诉时效是多久如何确定民间借贷诉讼时效
    民间借贷起诉时效是多久如何确定民间借贷诉讼时效

    民间借款的诉讼期限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

    2021-03-25 98
  • 民间借贷应注意什么借贷纠纷的诉讼时效为多长
    民间借贷应注意什么借贷纠纷的诉讼时效为多长

    民间借贷中值得注意的事项之一就是利息问题。合同的利息可以由双方约定,双方约定的利率只要不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就是合法的;超出的,则属于高利贷。 借贷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

    2021-02-14 106
  • 受贿罪多长时间适用刑事诉讼时效?
    受贿罪多长时间适用刑事诉讼时效?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个人受贿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个人受贿数额在5万元以上不满l0万元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并处

    2020-05-19 137
专业问答更多>>
  • 民间借贷起诉诉讼时效,不当得利诉讼时效为多长时间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民间借贷造成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为三年。在返还不当得利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当事人一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不当得利事实和对方一方之日起计算。

    2021-11-20 15,340
  • 侵犯专利权多长时间适用民事诉讼时效

    侵犯专利的诉讼时效是三年。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

    2023-06-15 15,340
  • 诉讼时效民间借贷

    因借贷而产生的纠纷属于一般的民事纠纷,具体的诉讼时效是三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算。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

    2022-10-14 15,340
  • 民间借贷诉讼时效的诉讼时效是多久,诉讼时效怎么算

    (一)借据注明还款日期,从还款日期的次日起计算诉讼时效。(二)借条未注明还款日期:当事人协商确定明确的履行期限的,债务人在期限届满后仍未履行债务的,从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诉讼期限。《民法典》第一百八

    2021-11-08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欠钱多长时间失去诉讼时效 00:57
    欠钱多长时间失去诉讼时效

    欠钱过了三年的诉讼时效后,就会失去诉讼时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债权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一般是三年。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另有规

    1,990 15,340
  • 协议解除诉讼时效多长时间 00:52
    协议解除诉讼时效多长时间

    协议解除的诉讼时效为三年。 1、协议解除合同是指合同有效成立后,未履行或未完全履行之前,双方当事人通过协商而解除合同,使合同效力消灭的行为; 2、协议解除诉讼属于民事诉讼,因此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3、如果合同解

    793 15,340
  • 借条的期限是多长时间有效 00:57
    借条的期限是多长时间有效

    借条是不存在有效期限的。借条生效后,应当永久具有法律效力,不会因一定的时间丧失法律效力,借条存在以下情形的,应当具有法律效力: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2,213 15,340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合伙人

擅长:刑事辩护、民事诉讼
咨询律师
134-1035-790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