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限制高消费有用吗?
限制高消费有用吗?

限制高消费有用吗?

2020-02-03 225
普法内容
一般来说限制高消费是长期的,没有时间限制。限制高消费,法律术语,即限制有关人员高消费及非生活或者经营必需的有关消费,主要是针对那些有清偿能力却拒不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按照被执行人主体性质的不同,可以将被限制高消费的对象分为三类:一是自然人,二是单位,三是单位的“有关人员”(“有关人员”指的是被采取限制高消费措施的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影响债务履行的直接责任人员、实际控制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及有关消费的有关规定》第八条被限制消费的被执行人因生活或者经营必需而进行本规定禁止的消费活动的,应当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获批准后方可进行。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限高消费是如何限制高消费的
    限高消费是如何限制高消费的

    限高消费是限制以下高消费: (一)乘坐交通工具时,选择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 (二)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场所进行高消费; (三)购买不动产或者新建、扩建、高档装修房屋; (四)租赁高档写字楼、宾馆、公寓等场

    2020-05-14 1,392
  • 限制高消费会限制一辈子吗
    限制高消费会限制一辈子吗

    限制消费不会限制一辈子,当从失信人名单中移除时,限高令就结束了。被执行人具有本规定第一条第二项至第六项规定情形的,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期限为二年。被执行人以暴力、威胁方法妨碍、抗拒执行情节严重或具有多项失信行为的,可以延长一至三年。

    2020-06-15 942
  • 取消高消费限制一般限制多久?
    取消高消费限制一般限制多久?

    限制高消费是没有自动解除的规定的。被法院限制高消费的,在法院的限制高消费令中会有时间限制,但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法院可随时解除限制高消费令: 1、在限制高消费期间,被执行人提供确实有效的担保的。 2、申请执行人同意解除限制高消费令的。 3、被

    2020-08-08 537
专业问答更多>>
  • 限制高消费和限制消费可以叠加使用吗?

    限制高消费令会载明限制高消费的期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第五条人民法院决定限制高消费的,应当向被执行人发出限制高消费令。限制高消费令由人民法院院长签发。限制高消费令应当载明限制

    2022-04-04 15,340
  • 限制高消费是否包含限制高消费的内容, 限制高消费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限制高消费令会载明限制高消费的期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第五条人民法院决定限制高消费的,应当向被执行人发出限制高消费令。限制高消费令由人民法院院长签发。限制高消费令应当载明限制

    2022-04-08 15,340
  • 如何解除被限制高消费的限制高消费

    一般情况下,满足下列两种情形可以人民法院可以解除被执行人的限制高消费令:1、限制高消费期间,被执行人提供确实有效的担保或者经申请执行人同意的;2、被执行人履行完毕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最高人民法

    2022-01-10 15,340
  • 限制高消费令今天消费后还能用吗

    限制高消费令当然有用,可以有效限制失信被执行人的消费,影响他们的生活,从而达到促使他们执行债务的作用。从法学角度讲,限制高消费是一种间接执行的措施。间接执行措施就是通过限制被执行人的部分人身自由等让其

    2023-07-17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被限制高消费是否就是失信人员? 01:00
    被限制高消费是否就是失信人员?

    被限制高消费不一定就是失信人员。失信被执行人信息会被录入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通过该名单库统一向社会公布,并进行不良信用记录,对被执行人予以信用惩戒。限制消费是人民法院对被执行人,采取的一种间接执行措施,即通过发出限制消费令,限制

    5,499 15,340
  • 财产继承有时间限制吗 01:30
    财产继承有时间限制吗

    财产的继承存在时间限制,只要被继承人死亡之后,能够确定继承人的话,继承程序就会就此开始。根据我国继承法第二条的规定,继承自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展开。换句话说,财产的继承的起算时间就是,被继承人已经死亡,既包括自然死亡,又包括被宣告死亡。具体来

    1,332 15,340
  • 取保候审有时间限制吗 01:05
    取保候审有时间限制吗

    取保候审有时间限制,最长期限是十二个月。根据规定,在取保候审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解除取保候审,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人和有关单位。被取保候审人的义务

    628 15,340
丰培铭律师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刑事辩护、继承
咨询律师
185-0044-778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