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私分国有资产罪既遂的最新量刑标准是什么?
私分国有资产罪既遂的最新量刑标准是什么?

私分国有资产罪既遂的最新量刑标准是什么?

2020-09-14 70
普法内容
私分国有资产罪既遂的最新量刑标准:数额较大的,既遂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刑法》第三百九十六条 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违反国家规定,将应当上缴国家的罚没财物,以单位名义集体私分给个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走私国家重要工具罪既遂最新量刑标准
    走私国家重要工具罪既遂最新量刑标准

    犯走私国家物品罪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二款规定,走私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黄金、白银和其他

    2020-05-05 67
  • 中国新刑法私分国有资产罪既遂判几年
    中国新刑法私分国有资产罪既遂判几年

    刑法中规定,私分国有资产既遂的,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本罪的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犯罪,如疏忽大意地误将国有资产当作企业资产加以集体私分者,不能成立本罪,情节严重者,可

    2020-03-28 61
  • 私分国有资产罪既遂与未遂处罚标准是怎样的
    私分国有资产罪既遂与未遂处罚标准是怎样的

    私分国有资产罪既遂的,数额较大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2020-07-18 163
专业问答更多>>
  • 私分国有资产罪最新量刑标准是什么

    1、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处罚金,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数额巨大的,对直接负责人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2-06-26 15,340
  • 私分国有资产罪既遂的量刑标准是什么,私分国有资产罪是否构成犯罪

    涉嫌犯罪。下面是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相关问题阐述。本罪的犯罪对象是国有资产而非国有资金 因而本罪的行为对象不一定是钱款。国有资产除国有资金外,还包括国有的生产资料、生产资料乃至属于国有的产品、商品等,基于

    2022-01-09 15,340
  • 私分国有资产罪的既遂标准是什么?

    私分国有资产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行为。

    2022-06-26 15,340
  • 私分国有资产罪的既遂标准是什么

    私分国有资产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行为。

    2022-07-11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最新盗窃罪量刑标准 01:21
    最新盗窃罪量刑标准

    根据《刑法》相关规定,盗窃罪量刑标准为: 1、行为人涉嫌盗窃他人财物金额较大,一般以1千至3千元为起点;依法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 2、行为人涉嫌盗窃他人财物金额巨大,以3万至10万元为起点;依法会被判处三

    1,614 15,340
  • 盗窃罪最新量刑标准 01:44
    盗窃罪最新量刑标准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或多次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侵犯的对象是国家、集体或者个人的财物,一般针对的是动产而言,但对于田地上的农作物,山上的树木电力、煤气等能源也可以成为本罪侵犯的对象。本罪

    2,600 15,340
  • 非吸罪最新量刑标准2021 01:06
    非吸罪最新量刑标准2021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行为人以牟利为目的,故意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在社会上以存款的形式公开吸收公众资金的犯罪行为,或者以存款以外的其他名义,如以投资、入股等的名义,吸收公众资金的犯罪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之

    1,103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丰培铭律师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刑事辩护、继承
咨询律师
185-0044-778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