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帮信罪判实刑严重吗
帮信罪判实刑严重吗

帮信罪判实刑严重吗

2020-12-27 132
普法内容
帮信罪判实刑严重,具体如下: 1、帮信罪既遂,一般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等人,依照自然人的规定处罚。 3、如果行为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帮信罪严不严重?
    帮信罪严不严重?

    帮信罪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020-11-06 52
  • 隐瞒罪严重还是帮信严重
    隐瞒罪严重还是帮信严重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严重。 在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中,行为人明知的内容是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主观上对自己的行为将促进他人行为危害结果的发生至少持放任态度。客观上,帮助行为与被帮助对象实施的犯罪行为,是一种帮助与被帮助的关系,帮助行

    2020-05-14 225
  • 帮信罪还刷脸了严重吗?
    帮信罪还刷脸了严重吗?

    帮信罪是是刑事犯罪,比较严重。 法律规定,犯此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构

    2020-03-29 49
专业问答更多>>
  • 严重的帮信罪能判多少年

    1、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但是还会看自首以及坦白等情节以及获利问题,如果嫌疑人并没有获利又或者只是一次性卖掉银行卡获利不大的话,可以争取不起诉。 3、还有身份问题,有

    2023-10-05 15,340
  • 帮信罪流水严重一万多可以缓刑吗?

    帮信罪可以缓刑,满足以下条件的,会判缓刑: 1、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犯罪情节较轻; 2、有悔罪表现; 3、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4、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5、对其中不满十八

    2023-10-17 15,340
  • 帮信罪获利三万多后果严重吗?

    1、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但是还会看自首以及坦白等情节以及获利问题,如果嫌疑人并没有获利又或者只是一次性卖掉银行卡获利不大的话,可以争取不起诉。 3、还有身份问题,有

    2023-11-04 15,340
  • 销脏罪严重吗,够判刑吗

    所谓的“销赃”是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违反了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2022-10-09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出监帮人带话最严重怎么判 01:01
    出监帮人带话最严重怎么判

    出监帮人带话最严重怎么判,要按照实际情况来定。看守所出来的人帮里面的人带口信,带这个口信的这个行为其实谈不上违法。但是如果带出来的口信是为了和他人包括同案犯串通案件的信息,影响公安人员案件的办理,那么出监帮人带话的行为,就属于违法行为,甚至

    2,472 15,340
  • 帮信罪拖很久不判 00:50
    帮信罪拖很久不判

    帮信罪拖很久不判的,可以向相关部门反映。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

    6,499 15,340
  • 诽谤罪情节严重判几年 01:06
    诽谤罪情节严重判几年

    诽谤罪是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行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名誉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行为人的目的在于败坏他人名誉。如果行为

    1,393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刘伟长律师 刘伟长律师

广东天穗律师事务所 | 团队负责人

擅长:婚姻家庭、合同纠纷、房产纠纷、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3-6177-3042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