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合同诈骗要判善意第三人吗
合同诈骗要判善意第三人吗

合同诈骗要判善意第三人吗

2021-02-14 183
普法内容
合同诈骗适用于善意第三人。如果善意第三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被合同的当事人骗取二万元以上的,也可构成合同诈骗罪。或者被合同当事人欺诈,但不构成犯罪的,也可以请求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条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九十二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诈骗案中的善意第三方退钱吗
    诈骗案中的善意第三方退钱吗

    这要看具体情况,要是被转帐人不知情的话,是善意第三人,不能要求对方退钱。

    2020-07-23 493
  • 善意第三人和善意相对人区别
    善意第三人和善意相对人区别

    相对人是相对于本人而言的,第三人是相对于本人之外的他人而言,善意是就本人的意思表现形式或本人的权利外观与真实状态并不完全一致,如果他人,不管是相对人,还是相对人之外的第三人,只要其是善意的相信该外观,基于保护其善意信赖利益的需要,哪怕相信的

    2021-04-19 3,399
  • 什么叫做善意第三人善意第三人是怎么回事
    什么叫做善意第三人善意第三人是怎么回事

    善意第三人,即该第三人不知道法律关系双方的真实情况,通常是指非法交易中,不知情的,已经办理了登记的权利人。

    2021-02-07 243
专业问答更多>>
  • 合伙协议一定要附加善意第三人吗

    合伙协议只在合伙人内部发生效力,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故赵某无权接受。

    2023-07-10 15,340
  • 第三人善意取得的不要紧吗

    善意取得的房产证,如果是按照市价购买的,受法律保护,一般是不能被司法撤销的。

    2022-10-11 15,340
  • 房屋租赁合同中能对抗善意第三人吗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出租人对租赁物享有的所有权,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基于实现优化营商环境、消灭隐形担保的总目标,本条规定出租人对租赁物享有的所有权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明确了必须登

    2023-08-13 15,340
  • 合伙与善意第三人的关系

    合伙与善意第三人的关系 合伙企业法第37条规定:“合伙企业对合伙人执行合伙事务以及对外代表合伙企业权利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善意第三人是指与合伙善意进行民事行为的人,包括善意取得合伙财产和善意

    2023-01-29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第三人能否确认合同无效 01:11
    第三人能否确认合同无效

    如果该合同的内容侵犯到第三人利益的,第三人有权利向法院请求确认该合同是无效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则该合同没有法律效力:一方故意以提供虚假的资料等,使人发生错误的认识为目的的行为、采用不正当手段订立合同,国家利益受到损害的;以损害他人利益为

    2,184 15,340
  • 伪造合同诈骗判多久 01:03
    伪造合同诈骗判多久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合同诈骗罪,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合同诈骗罪有三档法定刑期,合同诈骗罪的刑罚主要如下:骗取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

    1,601 15,340
  • 被骗签合同属于诈骗吗 00:54
    被骗签合同属于诈骗吗

    被骗签合同属于诈骗。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虚构事实或以虚假的证明等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构成合同欺诈罪,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

    550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孟金龙律师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继承、公司法
咨询律师
158-1008-685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