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如何认定侵权
如何认定侵权

如何认定侵权

2021-04-12 113
普法内容
侵权行为是一种侵害他人权益的行为,因此侵权行为也可以称为一种侵害行为。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 (1)行为的违法性。 (2)损害事实。既包括对财产权利的损害,也包括对非财产权利的损害。对财产的损害可分为直接损害和间接损害,直接损害是指现有财产的减少,间接损害是指可得利益的减。 (3)因果关系。即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客观联系。 (4)行为人具有主观过错。过错分为故意和过失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条行为人造成他人民事权益损害,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侵权复制品罪如何认定
    侵权复制品罪如何认定

    确定构成销售侵权复制品罪需要以下条件: 1、客体要件是著作权人的著作权和著作权管理制度; 2、客观要件是为销售侵权复制品,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行为; 3、主体要件是一般主体,即个人和单位; 4、主观要件是表现为故意,即明知是侵权复制品而予以销

    2020-01-10 119
  • 侵犯品牌权利如何认定
    侵犯品牌权利如何认定

    一切侵害他人注册商标权益的行为,都是侵犯商标权的行为。 1、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的行为; 2、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行为,这种行为在理论上

    2022-11-07 119
  • 侵犯专有出版权如何认定?
    侵犯专有出版权如何认定?

    侵犯专有出版权认定: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著作权管理制度以及他人的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侵犯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权益,情节严重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既包括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

    2020-07-12 89
专业问答更多>>
  • 商标侵权怎么认定, 商标侵权如何认定, 商标侵权如何认定,怎么认定

    商标被侵权的,被侵权人可以要求侵权人赔偿损失。商标侵权的认定: 1、必须有违法行为存在,即指行为人实施了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的行为; 2、必须有损害事实发生,即指行为人实施的销售假冒商标商品的行为造成

    2022-04-27 15,340
  • 如何认定职务侵权,法律上如何认定

    认定职务侵权应当具备以下条件:行为人的行为构成对当事人的侵权;该行为为行为人执行职务的行为;行为人是用人单位或雇主的工作人员。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

    2023-10-14 15,340
  • 侵权和违约如何认定

    在违约责任中,行为人只要实施了违约行为,且不具有有效的抗辩事由就应当承担违约责任。但在侵权责任中,损害事实是侵权损害赔偿责任成立的前提条件,无损害事实便无侵权责任的产生。 在违约责任中,除了法定的免责

    2022-10-12 15,340
  • 间接导致侵权侵权责任如何认定?

    间接导致侵权承担侵权责任。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根据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行为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过错责任原则】行

    2023-10-12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著作权侵权该如何认定 01:14
    著作权侵权该如何认定

    著作权侵权行为的认定可分为以下几步: 1、对原告作品的分析。一部拥有有效著作权的作品必须同时具备下述条件:属于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范围;具备独创性;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只要有任何一个条件不具备,原告作品就不受著作权法保护。 2、对被控侵权作

    1,404 15,340
  • 刑法职务侵占罪如何认定 00:56
    刑法职务侵占罪如何认定

    刑法职务侵占罪的认定如下: 1、客体要件。本罪的犯罪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包括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

    1,754 15,340
  • 版权侵权如何维权 00:45
    版权侵权如何维权

    目前版权登记的著作人有以下四种维权方法:自行协商,调解,仲裁,民事诉讼。如果双方能在侵权行为发生之后和解,则既可以使著作权人迅速有效地实现和维护自己的权益,也可以使侵权人避免声誉的损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当事人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

    1,404 15,340
其他知识产权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合伙人

擅长:刑事辩护、民事诉讼
咨询律师
134-1035-790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