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虚假微博转发入罪怎么判
虚假微博转发入罪怎么判

虚假微博转发入罪怎么判

2020-05-30 56
普法内容
虚假微博转发入罪判定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那么虚假微博转发入罪判定是如何规定的呢?
    那么虚假微博转发入罪判定是如何规定的呢?

    虚假微博转发入罪判定的规定具有如下:行为人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

    2020-07-11 85
  • 传播虚假信息转发多少判刑
    传播虚假信息转发多少判刑

    传播虚假信息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会被判刑。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 (二)造

    2020-09-18 321
  • 散发虚假广告怎么定罪
    散发虚假广告怎么定罪

    我国的刑法已经对虚假广告罪的认定标准作出了明确的规定。通常情况下,区分散发虚假广告罪与非罪的关键是,看利用虚假广告欺骗用户和消费者的行为是否情节严重。如果该欺骗行为属于情节严重的,那么就会构成犯罪,如果情节还属于一般的,那么不能以犯罪论处,

    2022-04-16 677
专业问答更多>>
  • 微博账号恶意发布虚假信息怎么办

    微博账号恶意发布虚假信息,侵犯他人名誉权、荣誉权等合法权利,可以收集证据进行民事诉讼; 如果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可构成诽谤罪;利用信息网络威胁、要挟他人,索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可构

    2022-03-19 15,340
  • 微博转发微博侵权是真的吗

    我国著作权法于第22条明文就「个人使用」、「合理引用」等情形设置对著作权及邻接权的限制,即认为在形式上虽然满足侵犯著作权的行为模式,但依据法政策考量,而例外地阻却该行为的违法性,不认为其侵犯著作权。网

    2022-07-30 15,340
  • 传播转发虚假信息罪

    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的量刑标准是: 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规定,明知是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等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023-03-08 15,340
  • 微信发布虚假信息犯罪吗?

    微信发布虚假信息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认定为犯罪,否则只能是一般违法行为。依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利用信息网络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

    2021-06-22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微博造谣转发多少算犯罪 01:49
    微博造谣转发多少算犯罪

    微博造谣转发五百次算犯罪,具体情况如下: 1、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诽谤行为情节严重,认定为诽谤罪;如果情节轻微,当事人一般会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1

    359 15,340
  • 虚假诉讼怎么判刑 00:58
    虚假诉讼怎么判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虚假诉讼的量刑标准,根据犯罪情节、犯罪实施主体不同而不同。首先,如果是自然人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如果情节严重

    1,101 15,340
  • 虚开发票罪判几年 01:02
    虚开发票罪判几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有关规定,虚开发票罪指的是行为人虚开增值税专用的发票以及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发票以外的其他发票,且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侵犯了国家对税收征管的秩序。 其中,虚开增值税专用的发票以及出口退税等发票,既包括专用

    837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律所主任

擅长:民事诉讼、房产纠纷
咨询律师
400-110-201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