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交通事故是过失犯罪吗
交通事故是过失犯罪吗

交通事故是过失犯罪吗

2020-05-06 88
普法内容
交通事故本身不属于犯罪,只有在发生交通事故时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刑法》第十五条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第四、五项 本法中下列用语的含义: (四)“非机动车”,是指以人力或者畜力驱动,上道路行驶的交通工具,以及虽有动力装置驱动但设计最高时速、空车质量、外形尺寸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 (五)“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过失致人死亡交通事故究竟犯了罪
    过失致人死亡交通事故究竟犯了罪

    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交通事故过失致人死亡是犯罪,构成交通肇事罪,即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

    2020-12-22 60
  • 交通肇事罪的共犯成立过失共犯吗?
    交通肇事罪的共犯成立过失共犯吗?

    两个以上犯罪分子共同故意实施犯罪才会构成共同犯罪,所以过失犯罪不会构成共同犯罪,因而交通肇事共犯不成立过失共犯。但是根据相关司法解释,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

    2021-12-17 109
  • 交通肇事罪是以事故逃逸还是过失逃逸
    交通肇事罪是以事故逃逸还是过失逃逸

    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对“交通肇事逃逸”定义为:是指发生交通事故后,交通事故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

    2020-06-20 234
专业问答更多>>
  • 交通事故算是过失犯罪吗

    交通事故属于过失犯罪。如果是故意的,就是故意杀人或者伤害。交通事故是指机动车在通行道路上因过错或事故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故。交通事故责任的划分依据是事故各方的行为力和过错程度。

    2021-11-07 15,340
  • 故意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吗

    是的。根据我国刑法,交通事故犯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重大交通事故、重伤、死亡或者重大损失公私财产的犯罪行为。交通事故犯罪是危害公共安全的过失犯罪,属于过失犯罪。

    2021-12-31 15,340
  • 交通事故罪属于过失犯罪吗

    当今是交通事故频发年代,交通肇事罪是一种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所以是属于过失犯罪。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任何一种犯罪的成立都必须具备以下构成要件: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我们用犯

    2022-08-19 15,340
  • 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吗

    是的。根据我国《刑法》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交通肇事罪是一种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属于过失犯

    2022-07-11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构成犯罪吗 00:53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构成犯罪吗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是否构成犯罪,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而定: 1、如果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的,构成犯罪; 2、交通事故逃逸后,未造成人员重伤,也未造成30万元以上的财产损失就不构成犯罪。 交通肇事罪的量刑标准为: 1、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

    920 15,340
  • 交通事故不赔偿失信人终身吗 01:02
    交通事故不赔偿失信人终身吗

    交通事故不赔偿,失信人不是终身的。只要失信被执行人满足下列情形之一的,那么人民法院需要将其的有关信息,从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中删除,具体如下: 1、全部履行了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2、与申请执行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并经申请执行人确认履行完

    2,156 15,340
  • 过失杀人构成犯罪吗 01:11
    过失杀人构成犯罪吗

    过失杀人构成犯罪,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构成要件为: 1、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因过人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 3、在犯罪主体方面,凡达到法定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该罪; 4、在主观方面

    680 15,340
交通事故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孟金龙律师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继承、公司法
咨询律师
158-1008-685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