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依据我国宪法规定, 可以依法属于集体所有的有
依据我国宪法规定, 可以依法属于集体所有的有

依据我国宪法规定, 可以依法属于集体所有的有

2020-07-28 311
普法内容
宪法规定,城郊土地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除此之外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也属于集体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8修正)》 第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第十条 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一切使用土地的组织和个人必须合理地利用土地。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关于宪法制定的依据
    关于宪法制定的依据

    主体是人民。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适用于国家全体公民,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

    2020-01-14 522
  • 依据宪法设立国家机关属不属于宪法的实施
    依据宪法设立国家机关属不属于宪法的实施

    依据宪法设立国家机关属于宪法的实施。在我国监督宪法实施部门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宪法的实施包括依据宪法对宪法进行修改、解释;依据宪法进行立法等。一切国家机关、政党、社会组织和公民都是宪法实施的主体。

    2020-01-29 179
  • 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能够属于国家和集体的资源有什么
    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能够属于国家和集体的资源有什么

    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

    2021-02-02 1,891
专业问答更多>>
  • 宪法规定集体所有的依法享有的权利是

    需要具体分析,根据法律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

    2022-10-14 15,340
  • 宪法规定依法成立的集体是

    1、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 2、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 3、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 4、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

    2023-01-22 15,340
  • 宪法案件可以依靠的法律依据都有什么?

    宪法作为最高法,具体都是有与之相对应的法律制度来践行宪法的,宪法案件可以依据刑法等法律。

    2023-02-25 15,340
  • 宪法的依宪治国有哪些相关规定?

    “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3]“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

    2022-07-26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我国宪法权的主体是什么 00:56
    我国宪法权的主体是什么

    我国宪法权的主体是人民。按照宪法的理论,制宪主体不同于制宪机关。我国宪法制定的主体是人民。而制宪机关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全体人民享有制宪权,是制宪主体,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不享有制宪权,而是制宪机关。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

    10,393 15,340
  • 国有土地上企业拆迁法律依据 01:19
    国有土地上企业拆迁法律依据

    国有土地上企业拆迁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物权法》《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物权法》《土地管理法》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在效力层级上属于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通过。

    402 15,340
  • 转继承有哪些法律依据 01:10
    转继承有哪些法律依据

    在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中,并没有规定转继承问题。但是在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中的第一千一百五十二条明确载明:继承开始后,继承人于遗产分割前死亡,并没有放弃继承的,该继承人应当继承的遗产转给其继承人,但是遗嘱另有安排

    599 15,340
行政复议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合伙人

擅长:刑事辩护、民事诉讼
咨询律师
134-1035-790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