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犯了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既遂如何来处罚
犯了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既遂如何来处罚

犯了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既遂如何来处罚

2020-07-27 65
普法内容
犯了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既遂,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第三百三十一条的规定,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三十一条 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法条及司法解释
    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法条及司法解释

    [刑法条文]第三百三十一条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1-09-07 90
  • 新刑法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具体怎么判
    新刑法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具体怎么判

    新刑法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的判处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后果严重的,是传染病

    2020-01-06 66
  • 法院对传染病菌种扩散罪既遂要怎么裁判?
    法院对传染病菌种扩散罪既遂要怎么裁判?

    法院对传染病菌种扩散罪既遂根据损害后果裁判。犯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所谓后果严重,是指引起甲类传染病、艾滋病、肺炭疽传播或有传播严重危险的;造成艾滋病、肺炭疽

    2021-08-22 89
专业问答更多>>
  • 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既遂过罪如何处罚?

    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1-10-02 15,340
  • 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既遂怎么定罪处罚

    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既遂定罪处罚如下: 1、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违反国务院卫生部门规定,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后果特别严重的,

    2022-05-22 15,340
  • 毒种扩散罪的既遂犯和传染病菌种扩散犯的既遂犯区别

    从事实验、保存、携带、运输感染病原菌种类、毒品种类的人,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感染病原菌种类、毒品种类扩散,结果严重的,处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留的结果特别严重的,处以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

    2021-10-12 15,340
  • 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该如何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三十一条【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

    2022-07-24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如何认定 01:16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如何认定

    构成传染病防治失职罪需满足以下四个条件,分别是: 1、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传染病防治的管理制度,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而导致发生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直接破坏了传染病防治的管理制度; 2、客观要件,在

    309 15,340
  • 污染环境罪如何处罚 01:34
    污染环境罪如何处罚

    如果犯罪嫌疑人违反污染防治的相关法律法规,排放有害物质,造成环境污染,后果严重的,就构成了污染环境罪。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知道,污染环境罪主要有下面几个量刑幅度: 首先,如果向土地,水体和大气排放、倾倒或者处置危险放射性废物、含传

    1,530 15,340
  • 精神病犯罪如何处理 00:52
    精神病犯罪如何处理

    对精神病人犯罪的处理方法需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具体有以下三点: 1、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犯罪的,不负刑事责任; 2、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3、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

    509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合伙人

擅长:刑事辩护、民事诉讼
咨询律师
134-1035-790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