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非吸罪怎么判
非吸罪怎么判

非吸罪怎么判

2022-04-15 1,440
普法内容
非吸罪的判刑:对于非法吸收公共存款扰乱社会秩序的,将处于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对于数额巨大的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将处于三年以上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且会处于罚金;对于数额特别巨大的,将处于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并且处于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在提起公诉前积极退赃退赔,减少损害结果发生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非吸财务怎么定罪
    非吸财务怎么定罪

    非吸财务的定罪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金融管理制度。 本罪的犯罪对象是公众存款。所谓存款是指存款人将资金存入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向存款人支付利息的一种

    2021-12-13 398
  • 怎么判非吸案的案件?
    怎么判非吸案的案件?

    非吸案高管的判刑规定是: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法律规定,单位犯该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照自

    2020-12-11 173
  • 法律规定非吸诈骗罪法院怎么判
    法律规定非吸诈骗罪法院怎么判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的量刑标准:自然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0-10-25 51
专业问答更多>>
  • 非吸吸从犯怎么定罪

    单位犯罪责任人员量刑: 1、单位吸收存款额不满100万元或吸收公众存款不足150户,但给存款人造成50万元损失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基准刑为拘役三个月;损失每增加7万元或每增加3户,

    2022-07-22 15,340
  • 非吸100万会判什么罪?

    估计不能这个金额太大了。。不过一般也不会很多,三年左右吧要是把钱还了,会好很多

    2022-10-23 15,340
  • 非法容留吸毒会判什么罪

    非法容留他人吸毒的这种行为涉嫌容留他人吸毒罪,《刑法》中对容留他人吸毒罪规定的量刑标准通常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根据容留他人吸毒的具体案情,情节较轻的可以判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另外,吸毒不

    2023-10-10 15,340
  • 判释后还能判出非吸罪吗

    需要的,服刑是刑事处罚,处罚是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的行为,还款是民事纠纷,刑事处罚不能免除民事还款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非法吸收公共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共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

    2021-12-24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非吸公众存款全部归还怎么判 01:09
    非吸公众存款全部归还怎么判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全部归还的,可以减刑,甚至是免予刑事处罚,具体要分情况来讨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数额,以行为人所吸收的资金全额计算,案发前后已归还的数额,可以作为量刑情节酌情考虑。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主要用于正常的生

    3,285 15,340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怎么办 00:57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怎么办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量刑标准,是按照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数额、受害者的人数以及造成损失的多少来确定的。其具体的量刑标准如下: 首先,在吸收存款的数额上,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

    1,468 15,340
  • 非吸罪最新量刑标准2021 01:06
    非吸罪最新量刑标准2021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行为人以牟利为目的,故意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在社会上以存款的形式公开吸收公众资金的犯罪行为,或者以存款以外的其他名义,如以投资、入股等的名义,吸收公众资金的犯罪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之

    1,099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朱文燕律师 朱文燕律师

广东洛亚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刑事辩护、知识产权、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400-110-201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