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无期徒刑减刑后要多久服刑
无期徒刑减刑后要多久服刑

无期徒刑减刑后要多久服刑

2020-12-18 92
普法内容
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因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而被减刑的,其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十三年。
《刑法》第七十八条 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 (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 (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下列期限: (一)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二)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三年。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减刑后要服多久就可以适用无期徒刑了
    减刑后要服多久就可以适用无期徒刑了

    无期徒刑减刑后至少要服刑十三年。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

    2020-05-10 80
  • 无期徒刑犯在执行期间服刑多久可减刑
    无期徒刑犯在执行期间服刑多久可减刑

    无期徒刑犯在执行期间服刑两年后可减刑。为使无期徒刑的减刑与死缓犯、有期徒刑的减刑相对应,确有悔改或立功表现的,一般可减为十八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有悔改和立功表现的,可以减为十三年以上十八年以下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犯在执行期间重新犯罪,被

    2022-04-14 382
  • 无期徒刑如果假释或者减刑最少要服刑多久
    无期徒刑如果假释或者减刑最少要服刑多久

    无期徒刑如果假释或者减刑的,最少也要服刑十三年。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如果是假释的,服刑满十三年以上的才能适用假释;如果是减刑的,减刑后的服刑年限也不能少于十三年。

    2020-09-04 77
专业问答更多>>
  • 无期徒刑减刑后要服刑多久?

    现行的刑法规定,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年。刑法修正案 (八)将无期徒刑减刑期限改为不能少于十三年,同时还规定:限制减

    2022-06-04 15,340
  • 无期徒刑减刑后要服刑多久

    一、现行的刑法规定,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年。 二、刑法修正案(八)将无期徒刑减刑期限改为不能少于十三年,同时还规定

    2022-03-21 15,340
  • 无期徒刑减刑服刑多久

    一、现行的刑法规定,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年。 二、刑法修正案(八)将无期徒刑减刑期限改为不能少于十三年,同时还规定

    2022-04-23 15,340
  • 减刑到无期徒刑要服刑多久

    现行的刑法规定,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年。刑法修正案 (八)将无期徒刑减刑期限改为不能少于十三年,同时还规定:限制减

    2022-06-13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无期徒刑一般是多久 01:02
    无期徒刑一般是多久

    被判处无期徒刑,一般是不少于13年。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一般无重大违规的,在服刑两年后开始减刑。无期徒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终身自由,并强迫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无期徒刑减刑有如下情形,无期徒刑罪犯在执行期间,如果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

    560 15,340
  • 监狱服刑人员多久减刑 01:00
    监狱服刑人员多久减刑

    监狱服刑人员只要符合减刑条件就可以申请减刑,不论服刑多久都可以申请。根据法律规定,减刑的条件为,服刑人员在服刑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以及有重大立功表现。需要注意减刑不会超过下列限度: 1、判处管制、

    775 15,340
  • 无期徒刑假释考验期是多久 01:18
    无期徒刑假释考验期是多久

    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假释考验期限是十年。被宣告假释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

    469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孟金龙律师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继承、公司法
咨询律师
158-1008-685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