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持有1支枪支如何判刑
持有1支枪支如何判刑

持有1支枪支如何判刑

2022-04-17 315
普法内容
持有授手枪的判刑: 1、如果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隐藏枪支、弹药的,要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隐藏枪支、弹药,情节严重的,要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3、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二十八条  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依法配置枪支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第二款、第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如何判刑携带枪支
    如何判刑携带枪支

    对于非法携带枪支罪的处罚一般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此罪侵犯的是国家的枪支管理秩序,法律规定了此罪属于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或者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危及公共安全。因此其

    2020-01-24 90
  • 一个持有一支枪怎样判刑
    一个持有一支枪怎样判刑

    根据我国《刑法》第一百二十八条的规定,非法持有1只枪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非法持有,是指不符合配备、配置枪支条件的人员,擅自持有枪支的行为。

    2020-02-15 161
  • 曾经持有枪支是否构成非法持有枪支
    曾经持有枪支是否构成非法持有枪支

    曾经持有枪支不构成犯罪。持有型犯罪应要求行为人对国家规定的管制物品有事实上的支配与控制,当枪支实际占有发生转移,行为人就已经失去了对枪支的支配与控制。因为曾经持有枪支,丧失对枪支支配力与控制的,不构成犯罪。

    2020-04-11 355
专业问答更多>>
  • 持有三支枪支中输入枪头怎样判刑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制造、买卖、运输枪支、弹药、爆炸物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具有下列情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 (一)非法持有、私藏军用枪支或以火药为动力发射枪

    2022-08-28 15,340
  • 持有枪支怎样刑事判决

    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是指违反枪支管理规定,私自挪用、藏匿枪支、弹药,拒不交出的行为。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年满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成为本罪主体。单位也可成为本罪主体。根据《中

    2021-12-22 15,340
  • 持有一支狙击枪判刑吗

    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非法持有一支非军用枪支或者一支以火药为动力发射枪支的非军用枪支是犯罪。非法持有一支以压缩气体为动力的其他非军用枪支不是犯罪,不予判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八条违反枪支管理

    2021-12-31 15,340
  • 私自购买枪支并且持枪打伤人如何判刑

    最少为3-6年,最高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一款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

    2022-07-27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如何认定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 01:11
    如何认定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我国是禁止任何人非法持有、隐藏枪支弹药的。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是指行为人违反我国枪支管理的规定,私自挪用、隐藏枪支弹药,危害公共安全且拒不交出的行为。认定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有以下几点,分别是: 1、行为人

    884 15,340
  • 非法持有枪支罪该如何办理取保 00:54
    非法持有枪支罪该如何办理取保

    经办案机关审查后,同意取保候审的,申请人需向办案机关提供相应的担保:一种是提出保证人担保。也就是说,被取保候审人要提出一个符合条件的人作为自己的保证人,该保证人要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担保被保证人能够做到随传随到。另一种是提供保证金。犯罪嫌疑

    791 15,340
  • 犯非法持有枪支罪被抓后多久判刑 00:52
    犯非法持有枪支罪被抓后多久判刑

    犯非法持有枪支罪被抓二个月内宣判。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人民法院对非法持有枪支案件什么时候判刑是没有具体规定的。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经上一级人

    472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孔令抄律师 孔令抄律师

北京盈科(温州)律师事务所 | 合伙人

擅长:民事诉讼、企业法律顾问、公司法
咨询律师
139-6882-6795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