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的关系
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的关系

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的关系

2021-12-11 2,508
普法内容
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并没有直接关系。犯罪心理学是犯罪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犯罪人形成犯罪心理和发生犯罪行为的原因、过程和规律,帮助人们解决一些犯罪问题。犯罪行为是犯罪人所实施的违反刑法规定构成犯罪的行为,是刑法学中犯罪构成的基础和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犯罪行为是犯罪心理的
    犯罪行为是犯罪心理的

    犯罪心理学是犯罪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犯罪人形成犯罪心理和发生犯罪行为的原因、过程和规律,帮助我们解决一些犯罪问题。

    2020-01-25 346
  • 犯罪行为到底是什么心理?
    犯罪行为到底是什么心理?

    犯罪行为总是在一定的犯罪心理的影响和支配下发生的,没有犯罪心理就没有犯罪行为。要剖析犯罪心理,必须先了解犯罪行为。只有犯罪人的犯罪行为发生之后,才能从行为表现人手,对影响和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心理作归因分析。没有犯罪心理的外部表现也就是

    2020-10-19 357
  • (三)单位犯罪和共同犯罪之间的关系
    (三)单位犯罪和共同犯罪之间的关系

    单位犯罪和共同犯罪的关系是:单位犯罪不等于共同犯罪。单位犯罪与共同犯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有规定的,是单位犯罪。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的,是共同犯罪。

    2021-09-01 73
专业问答更多>>
  • 犯罪行为是犯罪心理的

    犯罪心理学是犯罪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犯罪人形成犯罪心理和发生犯罪行为的原因、过程和规律,帮助我们解决一些犯罪问题。

    2021-12-28 15,340
  • 共同犯罪—单位犯罪和共同犯罪的关系

    单位犯罪不等于共同犯罪。一个单位犯罪时,该单位是犯罪主体,就单位而言只有一个主体,因而不同于共同犯罪;一个单位犯罪时,该单位成员并不一定是犯罪人,该单位也并不一定是非法组织,因而不同于集团犯罪。 单位

    2023-08-11 15,340
  • 一,什么是犯罪原因的心理因素?谈谈个体心理失衡与犯罪的关系?

    所谓犯罪原因的心理因素,是指支配和影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各种心理因素的总称。个体心理失衡与犯罪的关系:个体心理失衡是指社会中的某些成员在一定时期内与其所处的实际生活环境不相适应的一种心理现象,是当前

    2022-10-03 15,340
  • 犯罪行为与犯罪行为是否存在联系与处理

    我国刑法规定了哪些行为是犯罪行为,犯了罪又应当负什么样的法律责任,判什么刑。关于刑法规定的这些有关犯罪的案件,一旦发生了,要找哪些部门告状,怎样告状,需要什么样的证据,如何请律师,哪些案件当事人可以自

    2022-02-15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区别是什么 01:56
    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区别是什么

    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区别主要有: 1、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一般而言,犯罪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更大,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相对小一些; 2、承担的责任有所不同。违法行为如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违法行为要受行政制裁;而犯罪行为,由

    60,303 15,340
  • 刑事犯罪和行政犯罪的区别 01:29
    刑事犯罪和行政犯罪的区别

    刑事犯罪和行政犯罪,一般有以下的四个区别,具体如下: 1、概念不同:刑事犯罪是指,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

    8,567 15,340
  • 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移送什么机关 00:54
    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移送什么机关

    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应当依法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发现公职人员涉嫌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的,应当依法移送监察机关处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履行职责,发现证券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应当依法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发现公职

    6,267 15,340
法律综合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公司法、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9-1026-0523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