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妨碍公共安全罪定罪
妨碍公共安全罪定罪

妨碍公共安全罪定罪

2021-09-22 63
普法内容
一、妨碍公共安全是指故意实施了危害或者足以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重大公私财产安全的行为。 二、构成特征 1、侵害的客体是公共安全。 所谓公共安全是指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重大公私财产安全。 2、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主要包括两种情况: (1)实施已经造成实际损害结果的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如放火已经造成重大伤亡; (2)实施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3、犯罪主体上,有的是一般主体,有的为特殊主体。 4、在主观方面,有危害公共安全地故意。
《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妨碍人安全驾驶罪
    妨碍人安全驾驶罪

    一、妨害安全驾驶罪是属于选择性的罪名,做出妨害驾驶的行为后,如果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按妨害驾驶罪处罚,构成严重后果的,按较重的规定处罚。 二、妨害安全驾驶罪同时致人死亡属于造成了严重的后果,那么可能是交通肇事罪。

    2020-12-19 53
  • 妨害公共安全罪和危害公共安全罪有什么区别
    妨害公共安全罪和危害公共安全罪有什么区别

    无区别。妨害公共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故意或者过失地实施危害不特定多人的生命、健康或者大量公私财产安全的行为。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是指妨害国家机关对社会的管理活动、破坏社会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

    2020-02-05 213
  • 法律规定妨害公共安全罪疫情
    法律规定妨害公共安全罪疫情

    抗拒疫情防控措施犯罪共涉及3个罪名,即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妨害公务罪。 对于妨害疫情防控措施导致疫情散播或引起疫情散播危险的犯罪,案件多是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立案侦查。实践中,如何区分认定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

    2020-02-14 61
专业问答更多>>
  • 妨碍公共安全罪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违反妨害公共安全管理行为包括:(一)非法携带、存放枪支、弹药或者有其他违反枪支管理规定行为,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二)违反爆炸、剧毒、易燃、放射性等危险物品管理规定,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危险物品,尚未

    2022-09-01 15,340
  • 妨碍公共安全罪会判几年,有没有法律规定

    妨碍公共安全罪会判几年要看具体触犯什么罪,具有什么情节,危害公共安全罪是一个概括性的罪名,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客观表现为实施了各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如果构成放火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

    2023-06-17 15,340
  • 一般来说妨碍公共安全罪具体能判几年

    妨碍公共安全罪会判几年依情节而定。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本罪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危害

    2023-10-25 15,340
  • 什么是妨碍安全驾驶罪?

    妨害安全驾驶罪,是2021年3月1日起我国刑法中新增罪名。 刑法规定,对行驶中的公共交通工具的驾驶人员使用暴力或者抢控驾驶操纵装置,干扰公共交通工具正常行驶,危及公共安全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2023-12-08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妨碍公务罪可以保释吗 00:58
    妨碍公务罪可以保释吗

    妨碍公务罪是否可以保释,要根据是否符合保释条件来判定,具体如下: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保释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3、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

    422 15,340
  • 醉驾算危害公共安全罪吗 01:11
    醉驾算危害公共安全罪吗

    醉驾行为在《刑法修正案(八)》施行之前,属于行政违法行为,在《刑法修正案(八)》施行后,人民法院一般会认定醉驾为危险驾驶罪。不过,在通常情况下,即使没有发生交通事故,但如果醉酒驾车行为具有与放火、决水等四种行为性质相当的危险性、破坏性,也会

    1,434 15,340
  • 妨碍公务罪一般判多长时间 01:19
    妨碍公务罪一般判多长时间

    妨碍公务罪一般是指通过暴力、胁迫等方式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大代表等公职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或者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使用暴力、胁迫等方式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相关职责,或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虽未通过

    1,188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吴莉律师 吴莉律师

广东天穗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公司法、婚姻家庭、合同纠纷
咨询律师
186-2004-794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