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一般过失致人死亡罪既遂是怎么判刑的?
一般过失致人死亡罪既遂是怎么判刑的?

一般过失致人死亡罪既遂是怎么判刑的?

2020-07-12 53
普法内容
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一款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怎么认定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几年
    怎么认定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几年

    客观上行为人的行为引起了他人死亡的结果,主观上行为人没有预见这种结果的发生,且对受害者死亡的结果应当预见,但是由于疏忽大意的过失而没有预见的认定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构成该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0-09-09 254
  • 什么是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罪怎样处罚
    什么是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罪怎样处罚

    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为人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或者已经预见到而轻信能够避免造成的他人死亡,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0-08-06 302
  • 过失致人死亡判刑后怎么赔偿?
    过失致人死亡判刑后怎么赔偿?

    过失致人死亡判刑后的赔偿是: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

    2020-07-02 122
专业问答更多>>
  • 过失致人死亡罪既遂要判几年

    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一款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

    2022-06-28 15,340
  • 过失致人死亡罪一般怎么判?

    1、犯过失致人死亡罪的,一般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犯罪情节符合较轻标准的,则应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2-06-24 15,340
  • 一般什么是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判决标准

    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为人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或者已经预见到而轻信能够避免造成的他人死亡,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认定过失致人死亡罪规定: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生命权是自然人以其

    2022-04-06 15,340
  • 过失致人死亡罪既遂最少判几年

    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一款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

    2022-06-04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过失致人死亡怎么判刑 01:03
    过失致人死亡怎么判刑

    过失致人死亡的,涉嫌触犯过失致人死亡罪,一般应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当犯罪情节较轻时,也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知,故意杀人罪是指,具有杀人的故意并付诸行动。而非故意杀人却导致被害人死亡的

    1,684 15,340
  • 过失致人死亡罪怎样判刑 01:02
    过失致人死亡罪怎样判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有关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罪指的是行为人因过失导致他人死亡的行为。 本罪侵犯了他人的生命权利,其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既可以是疏忽大意的过失也可以是过于自信的过失,具体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导致他人的死亡

    957 15,340
  • 过失致人死亡罪怎么判 01:08
    过失致人死亡罪怎么判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量刑标准为:情节较轻的,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一般情节下,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标准为:行为人主观上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造成他人死亡事实的行为,及

    4,535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合伙人

擅长:刑事辩护、民事诉讼
咨询律师
134-1035-790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