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什么是集资诈骗罪
什么是集资诈骗罪

什么是集资诈骗罪

2022-04-12 715
普法内容
集资诈骗是通过使用欺诈手段筹集资金。所谓诈骗罪,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编造谎言、捏造、隐瞒事实真相,骗取他人资金的行为。在实践中,犯罪分子通过诈骗非法集资,主要是利用公众投资知识的缺乏和盲目的投资心理,利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复杂、投资法律制度不完善的漏洞。《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集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有关金融法律、法规的规定,使用诈骗方法进行非法集资,扰乱国家正常金融秩序,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且数额较大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 集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有关金融法律、法规的规定,使用诈骗方法进行非法集资,扰乱国家正常金融秩序,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且数额较大的行为。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集资诈骗员工是有罪吗,集资诈骗罪客体要件是什么
    集资诈骗员工是有罪吗,集资诈骗罪客体要件是什么

    单位集资诈骗员工如果参与,才会追究刑事责任。 集资诈骗罪客体要件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又侵犯了国家金融管理制度。

    2020-05-02 72
  • 哪些叫做集资诈骗罪集资诈骗罪的辩点有什么
    哪些叫做集资诈骗罪集资诈骗罪的辩点有什么

    集资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的行为。 集资诈骗罪的辩点: 一、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主观目的; 二、行为人客观上是否实施了诈骗方法; 三、行为人集资的数额是否确切; 四、是否有其他从轻、减轻情节。

    2020-01-30 106
  • 诈骗罪是非法集资诈骗吗?
    诈骗罪是非法集资诈骗吗?

    诈骗是指具备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获取公私财产的行为。如果是在非法集资过程中利用诈骗手段进行,则构成集资诈骗罪。而非法集资并不属于具体单独的罪名,我国现行法律对非法集资也无明文规定。

    2020-02-18 162
专业问答更多>>
  • 什么是集资诈骗?集资诈骗罪的标准是怎么

    关于集资诈骗罪的认定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司法实践中,行为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认定其行为属于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 1、集资后携带集资款潜逃的; 2、未将集资款按约定用途使用,而是擅自挥

    2022-05-14 15,340
  • 什么是集资诈骗,什么借款行为是集资诈骗?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的行为,达到骗取集资款的目的。肆意挥霍集资款,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携带集资款逃匿的;将集资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的;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返还资金的。

    2023-09-15 15,340
  • 北京集资诈骗的集资诈骗行为构成什么罪

    集资诈骗的解释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相关内容如下:第四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实施本解释第二条规定所列行为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的规定,

    2022-09-01 15,340
  • 集资诈骗罪立案规范是什么,集资诈骗罪的处分有哪些

    集资诈骗罪立案规范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规范的规则》 第四十九、集资欺诈案(刑法第192条) 以不合法占有为意图,运用欺诈办法不合法集资,涉嫌下列景象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

    2022-03-30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集资诈骗有死刑吗 00:46
    集资诈骗有死刑吗

    集资诈骗没有死刑。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的,构成刑事犯罪,需要追究其法律责任,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

    400 15,340
  • 集资诈骗罪有哪些法律规定 01:19
    集资诈骗罪有哪些法律规定

    集资诈骗罪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我国有关的金融法律法规的规定,使用诈骗的方式进行非法集资,从而扰乱国家正常的金融秩序,对公私财产所有权进行侵犯,并且是数额较大的行为。犯罪的主体不仅是具有刑事责任的自然人还可以是单位。在现代的社会中

    1,365 15,340
  • 诈骗集团员工怎么定罪 01:01
    诈骗集团员工怎么定罪

    单位犯诈骗罪,员工是否要承担责任,不能够一概而论。员工是否定罪以及如何定罪主要根据员工的工作性质、员工是否有实际参与犯罪的行为、对于单位的犯罪行为员工是否明知这几个方面来入手。首先应当考虑员工在单位中的工作性质是否与单位从事犯罪存在关联性。

    1,259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律所主任

擅长:民事诉讼、房产纠纷
咨询律师
400-110-201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