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关于解除行为是否合法的举证责任如何分配
关于解除行为是否合法的举证责任如何分配

关于解除行为是否合法的举证责任如何分配

2020-11-21 85
普法内容
关于解除行为是否合法的举证责任的分配:以劳动争议纠纷为例,在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因用人单位作出解除劳动合同等决定而发生争议的,由用人单位负担举证责任。如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违反严重公司规章制度为由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就劳动者违纪行为客观存在及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制度依据负举证责任,二者缺一不可。
《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 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 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第六十七条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 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举证责任如何分配行政诉讼
    举证责任如何分配行政诉讼

    我国的行政诉讼制度采取被告负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由被告进行举证证明,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视为没有相应证据。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的分配:一是“谁主张谁举证”原则。二是被告承担举证责任原则。三

    2022-09-03 149
  • 行政赔偿案件,要如何分配举证责任
    行政赔偿案件,要如何分配举证责任

    行政赔偿案件要按照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来分配举证责任。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对自己提出的主张,需要依法提供相应的证据。但是如果在赔偿义务机关采取行政拘留等措施的期间,行政相对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则赔偿义务机关需要对二者之间是否有因果

    2020-06-16 94
  • 如何分配劳动争议举证责任
    如何分配劳动争议举证责任

    发生劳动争议的举证责任的分配具体如下: 1.一般情况下,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2.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

    2020-09-20 131
专业问答更多>>
  • 劳动关系是否解除的举证责任

    劳动关系是否解除的判断,由于目前劳动立法并未明确此种情况适用举证责任倒置。故此类争议应继续适用“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在口头解雇的争议案件中,如果用人单位主张劳动关系并未解除,则劳动者仅以单位口头解除为

    2022-01-28 15,340
  • 主张法律行为产生的权利如何分配举证责任

    主张法律行为所产生的权利的当事人,应当就该法律行为已经依其主张的方法成立的事实,承担证明负担。但主张该法律行为的订立,另外特别附有停止条件、解除条件、始期或终期,由该主张者承担举证负担。

    2022-10-12 15,340
  • 行政不作为举证责任分配

    (1)原告的举证责任 行政不作为以行政相对人的申请为前提,通常表现为原告以法定的形式和程序向被诉行政机关提出申请,行政机关在法定的期限内,按照法定的行政审批方式、方法做出是否准许的决定,如行政许可行为

    2023-06-10 15,340
  • 遗嘱举证责任分配要如何解释

    (一)遗嘱的形式和内容合法 主张遗嘱继承首先要证明遗嘱确实存在、形式符合法律规定,比如出具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公证遗嘱、紧急情况下的口头遗嘱等。如果对方提出遗嘱是伪造的,比如自书遗嘱上的签名不是被继承

    2022-08-07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欠款合同纠纷举证责任怎么分配 01:16
    欠款合同纠纷举证责任怎么分配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最新司法解释规定,出借人在提起民间借贷纠纷的诉讼时,需要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明债权确实存在的证据。因此,在借款合同纠纷案件中,出借人负主要的证明责任,借款人负次要的证明责任。如果出借人无法提供,能够证明借款合同确实存在的证

    994 15,340
  • 建筑没签合同安全责任如何分配 00:52
    建筑没签合同安全责任如何分配

    如果建筑工程项目未签订合同,但已经实际履行口头约定的工程内容的,也可认定存在事实的工程劳动,如发生纠纷,可通过诉讼的方式解决。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建筑工程的责任分配如下: 1、建设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负总责

    793 15,340
  • 轻微违约行为可否解除合同 01:18
    轻微违约行为可否解除合同

    合同当事人的轻微违约行为能否解除合同不能一概而论,需要依据不同的情况具体讨论。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的规定,在发生轻微违约的情形时,合同当事人之间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另外,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

    1,706 15,340
刘伟长律师 刘伟长律师

广东天穗律师事务所 | 团队负责人

擅长:婚姻家庭、合同纠纷、房产纠纷、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3-6177-3042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