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非法收购林木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具体有哪些?
非法收购林木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具体有哪些?

非法收购林木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具体有哪些?

2020-08-19 65
普法内容
我国刑法没有规定非法收购林木罪,规定了非法收购盗伐、滥伐的林木罪,本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具体有:本罪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年满16岁即可构成本罪,不要求特殊身份;主观方面为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客体上侵犯了我国林木管理秩序;客观方面实施了非法收购明知是盗伐、滥伐的林木,情节严重的行为。
《刑法》第三百四十五条 非法收购、运输明知是盗伐、滥伐的林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盗伐、滥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从重处罚。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构成非法收购和运输盗伐林木罪的具体情节
    构成非法收购和运输盗伐林木罪的具体情节

    非法收购、运输、盗伐、滥伐林木罪的构成要件是: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森林资源的管理活动;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林区非法收购、运输盗伐、滥伐的林木,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2020-04-17 86
  • 非法收购林木罪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非法收购林木罪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满足以下条件会构成非法收购林木罪: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森林资源的管理活动;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林区非法收购林木,情节严重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2020-01-31 72
  • 滥伐林木罪具体犯罪行为有哪些
    滥伐林木罪具体犯罪行为有哪些

    滥伐林木罪刑事构成要件具体包括: 1、滥伐林木罪的主体要件是一般主体; 2、主观要件即故意的心理态度; 3、客体要件是国家保护林业资源的管理制度; 4、客观要件即违反国家保护森林法规,未经批准或者虽持有采伐许可证,但违背采伐证的规定而任意采

    2020-06-25 121
专业问答更多>>
  • 非法收购林木罪有哪些构成要件

    构成非法收购林木罪的要件有: 主体要件:主体为一般主体; 2、主观要件: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3、对象要件:侵犯对象是国家森林资源管理活动; 客观要件:客观上表现为在林区非法收购盗伐、滥伐的林木,情节

    2021-11-23 15,340
  • 非法收购林木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森林资源的管理活动。犯罪对象,是盗伐、滥伐的林木。行为人在林区收购盗伐、滥伐的林木的行为,极大地助长了盗伐、滥伐林木犯罪活动的蔓延、发展。对这种行为必须严厉打击。

    2021-05-19 15,340
  • 非法收购林木罪的构成条件有哪些

    构成非法收购林木罪的条件有: 1、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年满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构成; 2、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森林资源的管理活动; 3、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林区非法收购盗伐、滥伐的林木,情节

    2021-07-29 15,340
  • 非法收购、运输、盗伐、滥伐林木罪的具体犯罪构成

    非法收购、运输知道是盗伐、滥伐的林木,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留或管制,处罚金的情节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处罚金。盗伐、滥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森林和其他林木,受到重罚。

    2021-10-02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犯非法收购盗伐、滥伐的林木罪要判刑吗 01:10
    犯非法收购盗伐、滥伐的林木罪要判刑吗

    行为人触犯非法收购盗伐、滥伐的林木罪,当然要接受刑罚。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行为人的非法收购盗伐、滥伐的林木行为尚未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只属于普通违法行为,不需要接受刑法的处罚。 非法收购盗伐、滥伐的林木罪的构成要件是犯罪嫌疑人明知是盗伐、滥

    960 15,340
  • 犯非法收购盗伐、滥伐的林木罪要坐几年牢 01:07
    犯非法收购盗伐、滥伐的林木罪要坐几年牢

    如果犯罪嫌疑人以牟利为目的,在林区非法收购、运输明知是盗伐、滥伐的林木,情节严重的,就构成了非法收购、运输盗伐、滥伐的林木罪。触犯本罪具体做几年牢,需要根据具体案情确定。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知道,非法收购、运输盗伐、滥伐的林木罪主

    861 15,340
  • 非法集资犯罪构成要件有哪些 00:49
    非法集资犯罪构成要件有哪些

    按照四要件构成理论,非法集资的构成要件有: 1、主观上出于故意。过失不可能构成这类犯罪; 2、主体可以是单位也可以是个人; 3、客体上侵犯违反了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 4、客观上实施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司法解释,违反

    1,657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孟金龙律师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继承、公司法
咨询律师
158-1008-685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