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无效民事行为主要是什么
无效民事行为主要是什么

无效民事行为主要是什么

2022-04-14 217
普法内容
以下民事行为无效: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 (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 (三)一方以欺诈、胁迫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违背真实意思; (四)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 (五)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 (六)经济合同违反国家指令性计划的; (七)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无效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四十六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无效民事行为与可撤销民事行为
    无效民事行为与可撤销民事行为

    无效民事行为是指已经成立的民事行为,严重欠缺民事行为的生效要件,因而自始、绝对、确定、当然、永久地不按照行为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意思表示发生预期效力的民事行为。可撤销民事行为是指依照法律的规定,可以由当事人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

    2021-04-10 240
  • 当然无效民事行为为什么需要法院确认
    当然无效民事行为为什么需要法院确认

    1、绝对无效更多地体现民事行为的无效的不可补救性;而当然无效更多地体现无效民事行为本身的违法性。 2、绝对无效,就是不可能再有效,也就是说这个民事行为是不可补救的。以合同为例,就算当事人已经全部或部分履行了,都不能改变合同无效的状态;当然无

    2021-04-22 615
  •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进行民事活动无效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进行民事活动无效

    没有明确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纯获利益的行为是否有效。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而并没有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一个纯受益的这样一个行为的效力做出规定。

    2021-02-02 414
专业问答更多>>
  • 民事行为无效是指合同无效还是民事无效

    两者的概念不同。 民事行为无效指已经成立的民事行为,严重欠缺民事行为的生效要件,因而自始、绝对地不按照行为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意思表示发生预期效力的民事行为。合同无效指合同虽然已经成立,但

    2023-12-13 15,340
  • 当然无效民事行为为什么需要法院确认

    1、绝对无效更多地体现民事行为的无效的不可补救性;而当然无效更多地体现无效民事行为本身的违法性。 2、绝对无效,就是不可能再有效,也就是说这个民事行为是不可补救的。以合同为例,就算当事人已经全部或部分

    2021-12-15 15,340
  • 无效合同与无效民事行为有什么区别

    两者的概念不同。 民事行为无效指已经成立的民事行为,严重欠缺民事行为的生效要件,因而自始、绝对地不按照行为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意思表示发生预期效力的民事行为。合同无效指合同虽然已经成立,但

    2023-07-05 15,340
  • 什么样的民事行为具有无效

    下列民事行为无效: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 (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 (三)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 (四)恶意串通,损害国

    2022-11-12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吗 00:55
    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吗

    《民法典》第二十条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是指不具有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或者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就是法律规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8周岁以上不满1

    4,964 15,340
  • 根据本讲违反哪些法律的民事行为无效 00:58
    根据本讲违反哪些法律的民事行为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出现下列的七种民事行为,会被认定为无效: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3、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4、恶意串通,损害国家、

    2,027 15,340
  • 什么是刑事犯罪行为 01:10
    什么是刑事犯罪行为

    刑事犯罪行为指的是,触犯刑法,并且要受到刑事处罚的行为。犯罪必须符合我国《刑法》关于犯罪的规定,必须具备以下特征:一、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质的特征。二、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也就是说危害社会的行为必须同时是触

    2,673 15,340
行政许可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律所主任

擅长:民事诉讼、房产纠纷
咨询律师
400-110-201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