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传播虚假信息属于什么违法行为?
传播虚假信息属于什么违法行为?

传播虚假信息属于什么违法行为?

2020-08-08 453
普法内容
传播虚假信息将构成犯罪。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传播虚假信息转发多少判刑
    传播虚假信息转发多少判刑

    传播虚假信息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会被判刑。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 (二)造

    2020-09-18 321
  • 传播虚假信息,怎样才会被定罪
    传播虚假信息,怎样才会被定罪

    1、传播虚假信息情节轻微的,违法但不构成犯罪,按《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罚: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2、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构成犯罪,按《刑法》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

    2020-10-26 321
  • 散播虚假信息是否算违法犯罪
    散播虚假信息是否算违法犯罪

    散播虚假信息是否算违法犯罪要视情况而定,具体如下: 1、情节轻微的,违法但不构成犯罪; 2、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构成犯罪,按照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处刑。 散播虚假信息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即为了扰乱社会秩序,明知没有爆炸威胁、生

    2022-10-13 413
专业问答更多>>
  • 传播恐怖病毒虚假恐怖信息行为属于哪种行为

    如果传播恐怖疫情中的虚假恐怖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将构成编造和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 严重扰乱社会秩序是指以下行为: 造成机场、车站、码头、商场、影剧院、体育场馆等人员密集场所秩序混乱,或采取紧急疏

    2021-11-11 15,340
  • 虚假信息传播哪种方式算违法?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对于什么是网络虚假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

    2022-08-07 15,340
  • 传播转发虚假信息罪

    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的量刑标准是: 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规定,明知是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等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023-03-08 15,340
  • 【期货虚假信息罪】涉嫌编造并传播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的行为是非法行为。

    编制和传播影响证券、期货交易的虚假信息、扰乱证券、期货交易市场的情况之一,应立案追诉:(1)利润或避免损失金额累计在5万元以上的;(2)投资者直接经济损失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3)交易价格和交易量异常

    2021-10-12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什么是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 01:31
    什么是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

    根据《刑法》的相关法律规定可以知道,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指的是犯罪嫌疑人故意编造恐怖信息,比如:爆炸威胁、生物威胁、放射威胁等,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仍然故意向外传播,从而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需

    1,589 15,340
  • 网上发布虚假信息属于什么罪 01:00
    网上发布虚假信息属于什么罪

    网上发布虚假信息属于寻衅滋事罪。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1、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2、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3、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4、在公

    3,999 15,340
  • 传播不良信息怎么定罪 01:14
    传播不良信息怎么定罪

    传播不良信息属于,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处罚标准是: 1、传播不良信息,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2、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

    4,147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公司法、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9-1026-0523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