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如何识别暑假工中介诈骗
如何识别暑假工中介诈骗

如何识别暑假工中介诈骗

2022-04-14 230
普法内容
以下方法可以识别中介诈骗:骗取中介费:一些不规范的中介机构利用学生假期急于工作的心理,无中生有或以急招为幌子引诱学生报名,骗取信息费和报名费,强行收取押金,抵押物。以培训班为诱饵设置陷阱。变相传销是目前大学生在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陷阱。《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暑假工中介诈骗如何成立诈骗案件
    暑假工中介诈骗如何成立诈骗案件

    以下方法可以识别中介诈骗: 一、骗取中介费:一些不规范的中介机构利用学生假期急于打工的心理,无中生有或以急招为幌子引诱学生报名,骗取信息费、报名费。 二、强行收取押金、抵押物。 三、以培训班为诱饵设置陷阱。 四、变相传销传销是目前大学生打工

    2020-12-11 85
  • 暑假工期间的中介诈骗怎么举报
    暑假工期间的中介诈骗怎么举报

    对暑假工中介诈骗的识别方法是:认真查验招聘相关信息;不要轻信路边的招聘信息;不要轻易交押金、押身份证;离职拒绝不合理高薪诱惑;签署正规劳动合同或兼职协议。

    2021-03-28 177
  • 怎么抓暑假工中介骗子
    怎么抓暑假工中介骗子

    以下方法可以识别暑期中介诈骗: 1、不要相信路边的招聘信息; 2、检查招聘相关信息; 3、不要轻易交押金和身份证; 4、拒绝高薪诱惑; 5、签订合同时,必须与用人单位签订兼职或实习协议。 诈骗公私财产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

    2022-03-29 155
专业问答更多>>
  • 怎样识别暑假工中介诈骗,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1、骗取中介费:一些不规范的中介机构利用学生假期急于打工的心理,无中生有或以“急招”为幌子引诱学生报名,骗取“信息费”、“报名费”。 2、强行收取押金、抵押物 3、以培训班为诱饵设置陷阱 4、变相传销

    2023-06-14 15,340
  • 怎样识别暑假工中介诈骗呢,具体规定有哪些

    识别暑假工中的中介诈骗的办法:当事人可以根据通过查询中介机构的企业信息或者工商登记信息来识别,若是没有的相关信息的,那么就是假的中介公司;如果中介强行收取押金、抵押物的也是不合法的,属于诈骗机构;中介

    2023-08-11 15,340
  • 暑假工中介诈骗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识别暑假工中介诈骗应认真查验招聘相关信息;不要轻信路边的招聘信息;不要轻易交押金、押身份证;离职拒绝不合理高薪诱惑;签署正规劳动合同或兼职协议。

    2023-09-15 15,340
  • 中介坑暑假工不发暑假工工资

    如果不发工资,可以先去劳动监查部门进行举报,若无效果按法律的要求必须去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仲裁,如果是在校大学生,由于不属于劳动者的主体资格,且不符合签订劳动合同的主体资格,一般劳动仲裁委不会受理,若有

    2022-10-24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中介吃差价属于诈骗吗 00:58
    中介吃差价属于诈骗吗

    中介吃差价是否属于诈骗,要看是否满足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吃差价实质是不法房产中介采用欺诈的手段订立合同,非法获利,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只要中介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方法,并且骗取公私财物的数额达到了3000元以上的,那么就算是诈骗罪,否

    5,156 15,340
  • 被中介忽悠交定金如何退 01:01
    被中介忽悠交定金如何退

    被中介忽悠交定金,办理退定金的方式如下: 1、与中介协商办理退定金; 2、向工商行政部门投诉处理; 3、向消费者协会举报处理; 4、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处理; 5、被忽悠带走诈骗性质的,可以报警处理。 定金是指当事人约定的,为保证债权的实现,

    12,767 15,340
  • 如何构成诈骗罪 01:09
    如何构成诈骗罪

    诈骗罪的犯罪构成有以下四点: 1、犯罪主体,诈骗罪是自然人犯罪,单位不构成诈骗罪的犯罪主体。同时根据我国对刑事责任年龄的相关规定,十六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亦不构成犯罪主体,即其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2、主观方面,诈骗罪须由自然人有意行使诈骗行为

    594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公司法、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9-1026-0523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