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租银行卡的法律后果
租银行卡的法律后果

租银行卡的法律后果

2020-12-25 160
普法内容
租银行卡的法律后果是违反了银行卡相关法律制度,并且涉嫌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如果构成该罪的,则行为人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接受相应的刑事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之一 有下列情形之一,妨害信用卡管理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量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一)明知是伪造的信用卡而持有、运输的,或者明知是伪造的空白信用卡而持有、运输,数量较大的; (二)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数量较大的; (三)使用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的; (四)出售、购买、为他人提供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 窃取、收买或者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犯第二款罪的,从重处罚。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银行倒闭有哪些法律后果
    银行倒闭有哪些法律后果

    银行倒闭后果是: 1、百姓群众彻夜排队挤兑的情况,存款只能拿回来一部分; 2、国家会清查债务,大多数房地产都会资金链断裂; 3、银行的债权人可能拿不回债权; 4、金融理财产品打水漂。

    2020-09-17 246
  • 银行法人变更后银行不变更的后果
    银行法人变更后银行不变更的后果

    变更过程中是没有影响的,但变更后就有了,银行的账户可以不注销,变更和更换财务印鉴就行;银行每年要做的开户信息核对就不能过,所以法人变更后应及时到银行办理开户许可证的变更;至于印鉴,银行印鉴的持有人不一定非得释放人代表,也可以是有法人代表授权

    2020-09-16 1,177
  • 借用身份证和银行卡的后果
    借用身份证和银行卡的后果

    借用他人身份证和银行卡的后果要根据借用人具体实施的行为确定,如果是利用他人的身份证和银行卡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则行为人应当根据法律规定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如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

    2020-04-06 256
专业问答更多>>
  • 租银行卡违法吗,租银行卡违法吗

    把银行卡租给别人是违法的。银行卡及其账户仅供发卡银行批准的持卡人使用,不得出租或出借。持卡人出租给他人的,发卡银行应当责令其改正,并处以1000元以内的罚款。

    2021-11-06 15,340
  • 刑侦冻结银行卡的后果?

    刑侦冻结银行卡的,此时就是意味着犯罪行为人被立案侦查。在我国的刑事案件的处理程序中,如果是犯罪行为人的银行卡被动冻结的,此时就不能使用自己的银行卡的,但是此时是可以查询余额的,但是是不允许转出资金的。

    2023-12-06 15,340
  • 2022年银行卡司法冻结后果

    法院采取冻结、扣划措施后,在银行会留下征信记录。对个人以后大额贷款等业务会有一定影响。可能影响个人信用风险评分的主要因素有:贷款中曾有逾期还款现象,或者信用卡透支后未按约定期限和应还款额度还款,或有太

    2023-03-21 15,340
  • 法院冻结银行卡不给孩子的后果

    1、监护人没有尽到监护职责,致使被监护人造成他人伤害的,监护人要承担相应民事责任,因此你可以将监护人列为共同被告。 2、财产保全可以在立案前申请,也可在立案时一并申请,亦可在诉讼中申请。 3、没有账号

    2022-05-03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银行卡盗刷银行承担责任吗 00:55
    银行卡盗刷银行承担责任吗

    银行卡盗刷银行承担责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持卡人主张争议交易为伪卡盗刷交易或网络盗刷交易的,可以提供生效法律文书、银行卡交易时真卡所在地、交易行为地、账户交易明细、交易通知、报警记录、挂失记录等证据材料进行证明。发卡行、非银行支付机构主张争

    1,234 15,340
  • 股权代持的法律后果 01:00
    股权代持的法律后果

    股权代持是指,实际出资人与他人约定,以该他人名义代实际出资人,履行股东权利义务的一种股权或股份处置方式。股权代持,将产生以下法律后果: 1、名义股东取代实际出资人的股东地位,在公司中行使股东权利和履行股东义务。实际出资人往往只享有依代持协议

    2,215 15,340
  • 抽逃出资的法律后果 00:55
    抽逃出资的法律后果

    公司对抽逃出资的,股东可以要求其补足出资,且抽逃出资的股东不经过诉讼时效的约束。换句话来说,也就是抽逃出资的股东对公司补足出资的责任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股东抽逃出资,其实是对公司的侵权行为,且是对公司的不守承诺的行为。除此之外,股东抽逃出资

    1,137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刘伟长律师 刘伟长律师

广东天穗律师事务所 | 团队负责人

擅长:婚姻家庭、合同纠纷、房产纠纷、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3-6177-3042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