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对于债权人代位权的适用意义有哪些
对于债权人代位权的适用意义有哪些

对于债权人代位权的适用意义有哪些

2021-02-24 67
普法内容
1、债权人代位权制度能够更好的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2、债权人代位权制度符合诉讼原则。债权人代位权制度能够节省交易成本。 3、债权人代位权制度符合公平原则。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债权人同时对同一个次债务人提起代位权诉讼的,人民法院可以合并审理。当次债务人的财产不足时,法院可依据各债权人债权数额的大小,按照比例进行分配,但是每一个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范围,不得超过债务人对其所负的债务额,同时还包括行使代位权时所付的必要费用。对超出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三十五条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债权或者与该债权有关的从权利,影响债权人的到期债权实现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对相对人的权利,但是该权利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除外。 代位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到期债权为限。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必要费用,由债务人负担。 相对人对债务人的抗辩,可以向债权人主张。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债权人代位权的条件及适用内容
    债权人代位权的条件及适用内容

    债权人的代位权的适用条件为,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债权导致债权人的到期债权无法实现,此时债权人可以向法院申请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对相对人的权利。

    2021-02-11 95
  • 债权人的代位权适用诉讼时效吗
    债权人的代位权适用诉讼时效吗

    适用。债权人的代位权,是债的保全制度的一种。所谓债权人的代位权,是指债务人应当行使却不行使其对第三人(次债务人)享有的权利而有害于债权人的债权时,债权人为保全自己的债权,可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权利。它是债权人所固有的实体法上的一种权

    2021-01-30 132
  • 代位继承权的适用对象有什么人
    代位继承权的适用对象有什么人

    代位继承权的适用对象为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

    2021-01-31 59
专业问答更多>>
  • 代位继承权的适用对象有哪些人

    《继承法》第11条规定:“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他的父亲或者母亲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 我们兄妹共四人,我二哥在小时候就送养给

    2022-07-08 15,340
  • 债权人代位权的后果有哪些债权人代位权的后果

    债权人行使代位权后的法律效力是: 1、债权人的效力。债权人可以直接从行使代位权的利益中受偿。 二是对债务人的效力。债权人行使代位权并通知债务人后,债务人不得处分妨碍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权利,即不得抛弃、

    2021-11-22 15,340
  • 债权人代位权对债务人所享有的效力包括哪些, 什么是债权人代位权?

    1、对债务人的效力 虽然债权人是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债务人的权利,但权利行使的结果仍归属于债务人,即债权人对第三人的请求权或有关权利归于消灭,所获得的利益应归债务人。代位权并非是优先受偿权,只有债务人怠于

    2022-03-05 15,340
  • 代位权诉讼适用于哪些情况

    可以提起代位权诉讼的情况为,债权人对债务人享有债权,而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对相对人的权利和从权利,影响了债权人实现其到期债权。提起代位权诉讼的条件为,债权是有效存在的,债务人有怠于行使其权利的行为,造成了

    2022-10-15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专利权人的义务有哪些 01:14
    专利权人的义务有哪些

    根据我国《专利法》的相关法律规定,专利权人必须遵循下面几点义务: 第一,专利权人应当充分公开发明内容。如果专利属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限于权利要求的内容,而说明书及附图是用于解释权利要求。如果专利是外观设计的,保护范围以表示在图片或

    2,352 15,340
  • 担保人对担保债权有何义务 01:12
    担保人对担保债权有何义务

    担保人对担保债权的义务如下: 1、债务人未履行到期债务的,按照约定由保证人履行或者承担连带责任;保证人履行债务后,有权向债务人追偿; 2、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可以提供一定财产作为抵押物;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有权依照法律的规定以抵押物折价或

    258 15,340
  • 债权人收债的方法有哪些 01:05
    债权人收债的方法有哪些

    债权人要回欠款的方法如下: 1、和解法。当事人可以在自愿的基础上,直接进行协商或者邀请第三人从中斡旋解决问题; 2、调解法。可以寻求当地调解机构,对双方的问题进行调解; 3、仲裁法。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同诉讼的两审终审制相比,仲裁更有利于

    852 15,340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律所主任

擅长:民事诉讼、房产纠纷
咨询律师
400-110-201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